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格律诗在唐代达到了臻善臻美。而初唐诗坛的诗歌创作是格律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初唐这一阶段,诗人齐名者众多,“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其赋和四六文并称于世,而其诗歌创作更是为律体定型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人们对“初唐四杰”在诗风方面的革新研究颇多,对其在诗律方面的贡献却关注甚少。关于诗律,前人在研究方法上多是理论研究﹑内容上则大都是整体概括和体系建构,或者举例论证,鲜有抓住一个创作群体或是某一诗人的作品深入进行分析进而归纳规律,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考察诗人创作中是否真正实践近体诗的创作规范,也不能更为准确的得出诗人近体诗创作整体情况和结论。本文将以“初唐四杰”这一创作群体349首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王勃88首,杨炯34首,卢照邻100首,骆宾王127首,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其平仄、对仗和用韵,以期找寻“初唐四杰”诗歌声律的特点,并力图发现这一群体的诗歌创作在近体诗形成进程中的作用。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初唐四杰”创作群体概况简要介绍初唐诗坛概况,“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生平与诗歌创作概况以及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唐代初期,作为下层文人代表的“初唐四杰”逐渐登上诗坛。与其仕途坎坷相比,他们的文学成就确是大放光芒。第三部分:“初唐四杰”诗歌声律分析本章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节从具体的四种句式入手详细分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歌的平仄情况,包括年对、拗救等。总结前人对近体诗的特征概括,确定近体诗的判定标准,对“初唐四杰”的诗歌进行定性分析。第二节对“初唐四杰”诗歌的对仗情况进行统计与归纳。第三节从“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拗救与特殊句式、“三连仄”与“孤仄”等角度对其声律特点进行总结。除近体诗外,他们的大部分诗作都具有了严整的律句和律联,大部分讲求对仗。第四部分:“初唐四杰”诗歌重新分类针对《全唐诗》、文渊阁四库、以及“初唐四杰”作品权威版本中对其诗歌分类的模糊,本章根据前一章对其平仄和对仗分析的结果,对“初唐四杰”诗歌进行重新分类,以订正前人在分类上的不妥。第五部分:“初唐四杰”诗歌用韵这一章主要通过对“初唐四杰”105首近体,244首古体诗用韵的考察,讨论其是否与《广韵》相合,对其不合的地方进行讨论,寻求语音发展的轨迹。通过考察,“初唐四杰”古体诗比近体诗用韵自由的多。在考察用韵的过程中,对通押现象进行讨论。并对“四杰”诗歌用韵所出现的韵部与隋-中唐语音韵部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观察,总结“初唐四杰”用韵的特点。第六部分:“初唐四杰”诗歌校勘这一章依据现有版本,从平仄、粘对、对仗、用韵等角度,用“内证法”对诗句进行考证,对错讹文字、异文、倒文等进行处理。对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以待贤者。本章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第七部分:“初唐四杰”诗歌对初唐诗律发展的影响这一部分通过“初唐四杰”诗歌中的近体、类近体、古体等诗作的格律特点等角度,总结他们诗歌创作对初唐格律发展的影响。第三、四、五部分是论文的主题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次重点部分,第四部分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