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界对高素质员工的迫切需求,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相当重要,但以往学者对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研究或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或是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来研究,很少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心理视角展开研究。因此,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两个方面来看,开展大学生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本土大学毕业生,尝试从工作角色认同的视角,通过定性访谈研究与定量问卷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就工作角色认同对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各维度促进作用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论证。本研究首先对角色认同的基础理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及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各观点进行分类与述评,初步界定本研究理论演绎框架;其次,应用毕业三年内的大学毕业生的定性访谈结果,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进行维度的划分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初步探索;根据理论推演与访谈结果,从理论上建构大学毕业生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路径,同时考虑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对该路径的作用机制,形成基于角色认同视角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理论模型,并提出9组53条研究假设;利用1650个本土大学毕业生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与假设进行验证,并对研究结果展开讨论。经过全文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理论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本研究将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构念划分为工作-教育匹配与就业满意度两个维度。(2)工作角色认同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可以细分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学校职业生涯指导;个人因素可以细分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3)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角色认同对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中的就业满意度维度具有正向直接影响,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角色认同对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中的工作-教育匹配维度具有正向间接影响,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在校期间的学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单位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大学毕业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有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有直接影响。另外,在校期间的学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单位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通过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间接实现其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5)工作角色显著性显著正向地调节了工作角色认同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之间的关系。另外,工作角色显著性在工作角色认同与就业满意度之间也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6)本研究选取了性别、年龄、专业等6个可能的控制变量,分析了它们对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学校向工作转换这三个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影响工作角色认同的只有年龄因素;影响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有年龄、学校性质、企业性质、单位规模度因素;影响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有专业类型、学校性质、企业性质、岗位类型、单位规模因素。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从大学毕业生工作角色认同的视角构建了工作角色认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研究框架,丰富并深化了现有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相关理论;(2)探索了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构念在本土的量表开发与测量,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大学生职业适应理论;(3)分析了工作角色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从学校向工作转换路径的影响,它有助于深入解析大学毕业生工作角色认同的作用与职能,拓展了生命广度、生命空间理论;(4)引入调节变量工作角色显著性的分析,探讨工作角色认同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就业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尝试为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做出更清晰的解释,进而推进高校、组织和个人的职业生涯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来检验假设,缺乏对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的纵向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运用纵向数据,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其他学历的学生,引入其它过程变量,研究其从学校向工作的转换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