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经济封闭运行,计划统领一切,企业只顾生产,不管销售,单一的供应、采购、包销的计划模式,使得市场营销不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总量低下、产品自给不足,民众生活贫穷。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始于农村的改革开放,同时也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国市场营销的实践。学术界探讨市场营销理论,实业界践行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快速传播,广泛应用。从全球竞争的趋势来看,企业间的竞争业已转向供应链或渠道链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渠道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各行业的市场巨人如GE、IBM、微软公司等,都纷纷建立合作渠道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全球地位。在涉农企业领域,如北京的中粮集团,内蒙的蒙牛集团,北京汇源果汁集团,陕西的圣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也都越来越重视其自身的渠道建设,把建设良好的渠道作为其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对渠道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营销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将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渠道结构、渠道行为以及渠道关系三方面。本文所选择的渠道冲突的研究正属于渠道行为和渠道关系的范畴。在渠道冲突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多地从定性的角度集中分析渠道冲突产生的后果和渠道冲突的原因,采用博弈论思想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渠道冲突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少见。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企业在渠道冲突管理、维护渠道关系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处理方法和解决办法。正因为如此,论文探索性地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并从实证的角度集中对渠道冲突的成因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对已有国内外学者关于渠道和渠道冲突的研究文献进行广泛查阅和梳理,充分理解和认识“得渠道者,得天下”的真正内涵,认识营销渠道在营销理论和企业营销实践中的重要性,认识渠道冲突对渠道价值链的危害;学习和梳理国内外学者以往对渠道冲突研究的角度、重点、方法、成果和不足,从而选择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明确论文的创新点。2、渠道冲突中的“渠道”归于营销渠道理论,“冲突”归于冲突理论,研究的博弈思想基于博弈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渠道成员的行为符合交易费用理论,因此,营销渠道理论、冲突理论、博弈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就成为了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就渠道冲突本身而言,论文分析了渠道冲突的主要表现、渠道冲突形成的原因、渠道冲突的影响、渠道权力以及渠道冲突的控制等渠道冲突理论。3、运用博弈思想和方法对渠道冲突进行分析。用静态博弈即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垂直渠道冲突产生的本质,认识到了渠道冲突对渠道整体收益所造成的损耗,在此基础上,通过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制造商利用自己独享的信息侵蚀了零售商的利润,造成了垂直渠道冲突,并进行了以涉农企业为例的验证;根据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公地悲剧模型所阐述的研究思路,论证了在水平渠道成员个体利益导向下,水平渠道冲突产生的自然性或不可避免性,然后通过Hotelling模型详细分析了水平渠道冲突的产生过程及危害;窜货作为水平渠道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建立窜货模型,对水平渠道成员的收益和成本等进行博弈分析,从而对窜货的成因做出了博弈解释。4、在运用博弈论思想分析渠道冲突形成本质原因即渠道成员间的个体利益导向以及在总结归纳理论部分阐述的渠道冲突成因的基础上,提炼出影响渠道冲突的目标差异、角色差异、预期感知差异、沟通困难、渠道结构、冲突水平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等主要变量,通过理论推导提出相应假设,构建相互关系之概念模型,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设计量表进行测度,利用针对涉农企业的问卷数据和SPSS应用统计软件,对渠道冲突形成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实证。5、针对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渠道冲突的危害和渠道冲突形成机理与主要原因的分析,在明确渠道冲突控制目标、原则、过程和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博弈分析相对应的渠道冲突的控制策略:基于市场控制、基于加价与返利以及基于关系承诺的垂直渠道冲突控制策略;基于渠道管理者控制和基于渠道权力使用的水平渠道冲突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战略联盟的窜货控制策略。针对实证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对渠道冲突水平的不同影响,论文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6、在以涉农企业为例的情况下,渠道价值链的突出特征在于逆向渠道终端的“农户特性”。逆向渠道的终端是为面粉或食用油加工厂如中粮集团这样的涉农企业提供粮食和油料作物产品的广大农户、果品生产者、牧民等,如果渠道关系融洽,产品价格合理而得以顺利销售的情况下,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粮食、油料、畜产品生产者即农民的利益。这也正是本文选择以涉农企业为例,研究渠道冲突并控制冲突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