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患儿血浆中25(OH)D3(25-dihydroxyvitaminD3,25(OH)D3)的水平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初发的T1DM患儿共60例,其中男女分别为1:1的比例,即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8.11±3.04)岁,所有患儿其T1DM病程均在1天-1月内,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T1DM诊断标准。T1DM患儿入院后均检测其血清空腹C肽及胰岛素,结果显示两者血清水平均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部分患儿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病情稳定行胰岛素释放实验,测血清胰岛素及C-肽浓度水平,显示胰岛素及C-肽分泌曲线均呈低平状态。排除所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Grave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无多汗、夜惊、易激惹、骨痛、颅骨软化、肋骨串珠样改变等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的临床症状及近期无vitD补充及类似制剂。选择同期本医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使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8.30±1.96)岁,均排除患有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及家族史,也排除曾患或者现患的各种类型免疫性疾病病史,近期无感染史及糖皮质激素等各类药物服用史,均无多汗、夜惊、易激惹、骨痛、颅骨软化、肋骨串珠样改变等vitD缺乏的临床症状及近期无vitD补充及类似制剂。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由培训后的专人负责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进行相关的记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vitD的浓度并分别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比较T1DM组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及空腹C-肽(C-peptide,C-p)与25(OH)D3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 T1DM患儿60例,检测结果提示血浆25(OH) D3浓度为(16.04±4.19)ng/ml,对照组30例结果提示(22.92±5.3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DM组各数据相关性结果显示(表2-2;2-3):25(OH)D3与HbA1C呈负相关(r=-0.708,P<0.001)(表2-4;图2-2);25(OH)D3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r=0.686,P<0.001)(表2-5;图2-3);25(OH)D3与FBG呈负相关(r=-0.712,P<0.001)(表2-6;图2-4)。 结论: T1DM组与对照组的相比,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其中T1DM组中FBG及HbA1C与25(OH)D3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大量研究证实25(OH)D3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保护作用,认为初发T1DM患儿中血浆低浓度25(OH)D3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对25(OH)D3深入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T1DM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