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微生物电合成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BES)作为一种能够兼顾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水废气处理的新型能源转化设备,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以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最具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微生物阴极存在成膜时间长、活性生物量少及阴极性能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生物膜/电极间电子传递途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微生物电化学能源转化过程多相传递及强化(No.51622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多元多相传递及生物电化学转化特性(No.51506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生物/光电化学耦合固碳产甲烷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质传递及转化特性(No.5177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生物电合成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BES)作为一种能够兼顾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水废气处理的新型能源转化设备,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以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最具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微生物阴极存在成膜时间长、活性生物量少及阴极性能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固碳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中生物膜/电极间电子传递途径、机理与特性规律不明、微生物阴极成膜速率慢、系统内反应物传输与转化规律缺乏理论研究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了启动电势对微生物阴极启动特性、甲烷产率和电子传递途径、机理与特性规律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具有直接及间接电子传递特性的微生物阴极的电化学特性;(2)构建了微生物阴极的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了微生物阴极侧各物质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完成了阴极侧非稳态能质传输及转化模型的建立,研究了CO2(g)、CO2(aq)、HCO3-及p H对微生物阴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3)研究了通过电极极性反转培养方式(将构建完成的微生物阳极驯化为微生物阴极)获得的微生物阴极的成膜特性及电化学特性;(4)构建了稳定性高且电子传递阻力小的石墨烯微生物电极,研究了电极表面形成的石墨烯纳米片对电子传递、微生物成膜及电极性能的影响规律;(5)构建了单室产甲烷微生物电合成系统的非稳态能质传输及转化全场模型,研究了电流密度、底物浓度及溶液p H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外加偏压、底物浓度、p H和电极间距等对系统性能和能量收益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微生物阴极的启动电势对生物膜/阴极之间的电子传递途径及特性等有决定性的影响,且直接与间接电子传递存在分界电位,该电位约等于-0.8 V vs Ag/Ag Cl。当阴极启动电势高于分界电位时,阴极表面的生物膜通过直接电子传递方式从阴极获得电子;当阴极启动电势低于分界电位时,阴极表面的生物膜通过间接电子传递方式从阴极获得电子;(2)构建了微生物阴极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及阴极侧能质传输与转化的非稳态模型,发现在稳定成膜阶段,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微生物阴极电流密度的减小是因为溶液及生物膜内p H过高,降低了生物膜活性,而非通常认为的反应物浓度减小造成的底物不足。另一方面,微生物阴极溶液p H主要受CO2(aq)的调控,通过提高气相CO2初始浓度,可有效增加阴极的稳定运行时间;(3)将构建完成的微生物阳极驯化为产甲烷微生物阴极(电极极性反转)能够显著缩短微生物阴极的启动时间,并提高甲烷产率。相比于利用传统恒电位法培养具有直接电子传递特性的微生物阴极,电极极性反转培养的微生物阴极启动时间缩短约40%,甲烷产率提高近1倍;(4)利用循环伏安法扫描石墨纸(GP)可对其进行电剥离,并在石墨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纳米片。剥离后的石墨纸(EGP)作为微生物电极时,石墨烯纳米片能够有效促进生物膜/电极之间的界面电子传递,从而提高电极性能。当GP分别用作生物阳极与生物阴极时,最大电流分别约为2 m A和0.2 m A;当EGP分别用作生物阳极与生物阴极时,最大电流分别约为6.4 m A和1.0 m A;(5)构建了微生物电合成系统全场能质传输与转化的非稳态模型,计算发现当微生物电合成系统外加偏压约为0.85 V时,系统具有最大的能量净收益;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较高的性能,系统运行时的底物浓度应不低于5 mmol L-1,溶液p H应控制在7.2~7.6,电极间距应不大于4 cm。
其他文献
太赫兹波是频段为0.1THz~10THz的电磁波,在电磁波频谱中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过渡的特殊位置,具有高分辨率、安全性、穿透性和对水分的高度敏感性,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太赫兹时域光谱(TH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是一种相干探测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幅值信息和相位信息,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但是目前THz-TD
现代过程工业系统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推动下规模日趋庞大与复杂,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是保证工业过程稳定运行并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由于系统机理复杂、运行状态影响因素多,使得数据驱动的多元统计过程监测等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传统多元统计过程监测方法通常需要满足系统运行在稳定工况、监测变量服从独立同分布、变量间线性相关等条件,由于实际工业过程系统关联复杂,存在设备退化、测量误差、过程噪声等干扰,过程监
智能自主无人机系统在工业、农业、智能交通及国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应用涉及无人机与环境的交互,有诸多关键基础和共性技术需要解决,其中自主导航和飞行控制是最重要和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模仿学习、强化学习和自适应控制是研究自主导航与飞行控制的重要方法。模仿学习算法从自动驾驶数据和图像分类数据中学习自主导航策略,但这些策略不是来自于无人机操控员;强化学习算法操控无人机与环境交互,探索学习飞行策略以
边缘计算、自动驾驶、高清视频流和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兴起,加速了高速串行接口的发展,单通道数据速率大约每3到4年就会提高一倍。然而随着速率提升,Ser Des芯片的功耗、信号完整性和电路复杂度等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严峻,仅靠CMOS工艺的提升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高速低功耗接收机一直是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为了提供更加灵活的互连解决方案,降低定制SOC系统的时间和设计成本,并且满足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数据中心迅速发展,其上承载的增值业务越来越多。一方面,数据中心越来越多采用基于NUMA虚拟化并行体系结构的云计算平台构建;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云平台需要能承载面向深度学习负载的多租户多任务应用,并具有可共享深度学习处理器(NPU)资源的计算框架。这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1)目前尚无面向NUMA架构具有虚拟化功能的并行计算框架;(2)尚无针对深度学习负载,面向多租户
在化工过程系统、电力系统和高速铁路等大规模动态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高能量聚集、高温、高压、高速等特性,使得对这些动态系统的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这类具有能量密集的运行过程,如果未能及时检测或应对处理异常运行状态、系统故障等危险因素,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大量能量,从而导致事故。因此,如何保障动态系统安全,维持故障发生后的系统安全状态是动态系统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研究分析、识别和
扩展有限元法在诞生的二十多年来已经逐渐成熟,并在解决工程裂纹问题及不连续性问题方面有着较大优势。扩展有限元法可以在不重新划分网格的情况下实现裂纹的连续扩展,还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材料的孔洞、开口问题以及复合材料中的弱不连续性问题。因此,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与扩展有限元法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但是,目前的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扩展有限元法在某一工程应用方面的推广,对一些复杂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缺乏
近年来,蛋白质药物作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极大兴趣。然而蛋白质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分子量大、稳定性差、生物半衰期短等,使得蛋白质药物的临床应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来解决蛋白质药物临床应用的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转录因子,抗氧化酶,胰岛素等治疗蛋白,设计新型运输载体进行蛋白质递送,从而实现炎症、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主要内
橡胶沥青的存贮稳定性问题制约了其性能提升与工业化推广,采用Terminal Blend技术在高温沥青中脱硫、裂解胶粉可提高二者的相容性,但长时间高温搅拌导致沥青轻组分挥发,易发生燃烧与爆炸,以及沥青老化问题。本文以Terminal Blend技术为基础,吸收脱硫胶粉改性沥青和生物沥青的思想与研究成果,针对现有胶粉改性沥青技术的缺点,提出利用废食用油闪点高、经济、环保的优点,将废食用油代替沥青用于胶
近年来,抗生素类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已经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抗生素废水是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具有生物毒害大、浓度高、可生物降解性低等特点,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由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降解抗生素废水的效果不理想,开发高效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成为污水治理领域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光催化氧化法在水污染治理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所需的设备和工艺简单,能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