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两大发展趋势,现代城市景观的地域性问题愈加备受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城市景观的雷同和城市特色的丧失。盲目地模仿复制以及过分夸大城市形象的“政绩工程”使得城市景观缺乏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忽视了社会公众的真实需求。对于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出现了种种城市景观建设的弊端。面对当下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缺失和公共性缺失,亟需重塑公共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地域性,保持并丰富城市景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唤起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本文从探讨城市景观地域性的本质入手,通过阐述城市景观地域性的相关概念,确定了地域性构成因素的差别是构成城市景观特色的基础。纵观景观地域性设计的缘起与历史发展,从西方园林到东方园林,从带有农业景观风貌的、追求“如画生活”的田园景色,再到反对人工追求真正自然的自然风景园,从地域主义到批判的地域主义对本土和传统的重审,对“地域性”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在当代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走向公共视野的城市景观地域性更具开放性、独特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内涵特征。为了塑造回归大众、回归本土的城市景观,本文从自然环境语言、空间造型语言、文化符号语言和城市记忆延续这几方面归纳与总结了公共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地域性设计的一般表达手法。以在吐鲁番地区的项目实践为例,尝试在地域性特点尤为突出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工程技术的手段,站在公共视野的立场,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特色的地域识别,实现景观的社会人文关怀。通过对吐鲁番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景观地域性设计实践,增加了对于公共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地域性的新认识。只有真正面向公众的城市景观才是具有地域性的,而真正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一定是服务于公众的。明确了当代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应赋予城市景观“地域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内涵,应体现景观背后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价值,从而让城市景观走向更民主的、更开放的、更具人文关怀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