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权力指一种基于对需求性信息的生产可能性或控制可能性,从而对信息受众施加影响的能力。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产在不断扩大、时空限制不断被突破,需求与满足的信息权力关系以及网络舆论博弈不断涌现。这一系列变化使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权力从传统权力运行模式中剥离出来,成为了一种流动的权力。本文在对以往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梳理回顾后,构建出对网络空间中信息权力及其运作过程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网络空间中信息权力持有者与信息受众的关系是通过需求与满足的关系联系起来的,信息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信息权力的基础,为了获得信息权力,信息生产者尝试生产需求性信息,而信息传播者则期望控制需求性信息。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信息传播者控制信息,信息受众接收信息,三者在网络空间中构建起了一个以信息权力为核心的运行网络。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提出三个研究主假设:1、信息的生产与控制影响网络信息权力的大小;2、网络社会中信息权力具有流动性;3、网络舆论事件中存在角色之间的认同博弈。本文利用网络爬虫的方式对新浪微博平台中2017年11月1日至12月5日期间的热点话题——江歌案以及2018年1月30日至2月15日之间的热点话题——汤兰兰事件的微博数据进行爬取,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大数据分析与文本分析等方法,借助SPSS、STATA以及Gephi等软件对获得的约15万条微博数据对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权力及其运作过程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信息权力指标的构建与影响信息权力大小的因素。利用网络中心性,包括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以及特征向量中心性等网络指标构建信息权力指标,可用于计算微博用户的信息权力指数。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歌案中的10多万条数据中信息权力指数的分析,选取了前50名微博用户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了原创微博数、关注数与微博内容影响指数是影响信息权力大小的因素。二、网络社会中信息权力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横向维度的信息权力持有群体的内部差异性以及纵向维度上的因为时间差异下的需求性信息变动。三、信息权力的获得逻辑。信息生产和信息控制是信息权力获得的根源,网络个体首先需要对信息权力具有期望,然后根据情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行为策略,与信息受众建立信息权力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茧房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分别加强了固定性信息权威关系和临时性信息权威关系。四、网络社会里的舆论网络特征:通过对江歌案与汤兰兰事件中的舆论网络特征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征:1、舆论网络是由众多的舆论社区所构成的;2、社区的核心节点与他的粉丝构成了固定性信息权威关系,与其他间接粉丝节点建立的是临时性权威关系;3、信息权力去中心化,在一个舆论事件中没有一个绝对的舆论中心;4、如果想在事件中获得较高的信息权力,就必须要包含舆论事件的关键词。五、在网络空间里,信息权力的传播模式为:一个用户的信息权力传播与影响模式是链式结构,即A-→B-→C-→D。在一个舆论事件中,信息权力的传播是通过多条信息链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缠绕而成的蛛网式结构而实现的。因此,信息权力的传播与影响模式可以解释为:多个社区的固定性信息权威关系为核心,临时性信息权威关系为关键的重合结构。固定性信息权威关系是信息权力的基础,临时性信息权威关系是信息权力的拓展。六、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权力博弈属于无限博弈。在舆论事件中的信息权力博弈实质上是一场关于认同的博弈,在舆论场中,谁获得更多的认同,谁有拥有更大的信息权力,就可以影响更多的用户。经过本文的研究,信息的生产与控制是信息权力的来源也影响着网络信息权力的大小;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权力是流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而且不固定于某一个体或者群体之中;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涌现的舆论事件间存在不同舆论角色之间的信息权力博弈。在网络空间里,信息权力持有者与信息受众、固定性信息权威关系与临时性信息权威关系,这两组关系是网络社会中基于信息资源的基本网络关系,这两组关系的不断发生不断交织,在互联网信息快速流动的空间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但有逻辑的舆论体系以及信息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