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材料制备与新型农投产品创制技术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纳米技术与传统领域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技术革命。作为纳米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纳米显微技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定量测定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纳米显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人们理解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中的潜在性质。原子结构包括原子具体位置和元素种类,目前原子位置可以通过测量强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119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材料制备与新型农投产品创制技术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纳米技术与传统领域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技术革命。作为纳米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纳米显微技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定量测定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纳米显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人们理解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中的潜在性质。原子结构包括原子具体位置和元素种类,目前原子位置可以通过测量强度中心得到,而元素种类可通过强度的大小来定量,传统方法以强度的数值分布来确定元素类别,虽可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但效率不高且主观性强。因此,使用具有良好自我学习能力的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原子识别分类问题,必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用于高分辨显微图像的研究,解决样品中原子的识别分类和掺杂分析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机器学习理论的简单阐述。这部分包括了数据处理方法和常见的分类算法,借此引出集成学习概念。之后,对集成学习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基学习器的生成、集成策略以及常用算法。针对本文提出的原子识别分类问题,详细介绍了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和均值漂移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推导。(2)数据集获取和特征工程的具体工作。数据集的采集过程包括:使用三维块匹配算法对图像滤波、运用多椭圆拟合方法确定原子位置、通过像素平均方法求得原子强度值。在数据集的特征工程中,基于结构周期性将邻近原子的相对信息(距离、角度和强度值)作为目标原子的特征,并使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对特征重要性排序,选择合适的特征来完成样本特征集的构建。(3)不同算法在元素分类上的应用与比较。本文对Nb0.8CoSb和MoS2(1-x)Se2x这两种样品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对两种样品中的原子进行识别分类,计算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其次,通过比较K近邻、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分类结果和研究缩小训练集后模型的分类预测,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4)均值漂移聚类在掺杂分析中的应用。使用均值漂移聚类对MoS2(1-x)Se2x结构中S位置处原子的掺杂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原子强度值将其分为S2、SSe和Se2三种类别,计算得到掺杂比率。本文的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目标,能够有效解决原子的识别分类和掺杂分析问题,实验所用算法训练效率高、能够快速得到分类结果和极大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为后期处理大规模的原子分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本文成果已开发成具有友好界面的应用软件,可为其他研究者的分析工作提供便利。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Morus alba L.)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及消化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8.34±0.05 g的健康罗非鱼720尾,随机分为8个组(0%对照组、10%桑叶粉组、10%水提物组、20%水提物组、40%水提物组、10%醇提物组、20%醇提物组、40%醇提物组),每组3个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使用基于无人机的遥感图像采集平台采集农情信息,并对农情信息进行离线分析,进而指导施药工作。若农情采集和分析能实时进行,不但能及时获取农田的病虫草害信息,及时开展统防统治,进而还能通过一次飞行实现农情分析与植保作业同步进行,这不但能大大提高植保作业的效率,还能为精准喷洒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农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常常是封装的,用户无法进行二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目前香港牡蛎在养殖、资源状况及育种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优化其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冷冻程序降温仪对香港牡蛎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通过检测超低温冷冻保存前后精子活率、活力、酶活力、DNA损伤程度以及受精率来筛选最佳DMSO浓度、降温程序和复苏方法,优化香港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为香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而耕地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健康质量引起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耕地质量评估普遍侧重于理化性质和有机无机污染指标的监测,鲜有将土壤微生物指标加入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将其列入耕地质量的监测指标范围,对耕地土壤进行全面的生态质量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高要区47个耕地监测点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监测水稻生长状况是保障水稻产量的前提。本论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和惠东县稔山镇老坑村作为研究区,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六旋翼无人机(DJM600)搭载高光谱遥感成像仪(NanoHyperspec和UHD185)获取水稻高光谱影像信息,研究不同生育期下的高光谱反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并结合水稻冠层叶绿素含量和病害因子,探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水稻光谱特征,然后突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梅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对梅州市梅县区11个镇的20条自然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收集了该地区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数据,包括治理现状、改革措施、村民意见、治理成效等数据,并总结出该地区的垃圾治理模式和存在问
1994年,森林认证(也叫木材认证)作为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正式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FSC中国国家森林管理标准》6.9.1规定:不能将天然林林地转化为人工林,也不能将天然林或由天然林直接转化的人工林转为非林地,因此,研究FSC关于林地转化条款,对开拓国际市场,保障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1995年和2016年的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为数据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口稠密,对于粮食的需求十分庞大。加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严重衰退,产出能力不足。对于本来就稀缺的耕地资源来说,如何在考虑环境约束的前提下,使得广东省农业朝着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发展,是当前广东省农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合对广
鉴于我国家庭承包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推进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作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农地流转对于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如何促进农地流转这一问题,主流观点是基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由此可以带来农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即“人动”推动“地动”。而在诱导“人动”方面,农村工业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然而,来自课题组于20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户已成为流动于城市与农村间的“两栖”人口,导致“两栖”占地现象严重,农村闲置宅基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两栖”人口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对宅基地的价值感知尺度,有利于完善宅基地价值测算依据,引导他们有序流转闲置宅基地,化解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浪费和配置不合理的难题,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两栖”人口的微观视角出发,选取广东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