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不仅引起人们无穷无尽的研究兴趣,而且引发了源源不绝的续书创作,续书创作也成为“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今天,《红楼梦》续书创作还在进行中。《红楼梦》续书创作,无论从背景文化到主体心态,还是从原著主旨的揣摩到续接,乃至体制与规模,等等,情况都相当复杂,似乎是剪不断理还乱,但又不得不“理”。在古代的续书中,公认高鹗所续最佳;在今人的续书中,刘心武所续似乎影响最大。本文选取高续与刘续,结合曹雪芹原著,进行“古今”对比,探讨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两者对曹雪芹《红楼梦》的理解与接受,深入对《红楼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作者创作动因、人物命运、情节设置、语言艺术四个方面出发,对高续和刘续进行比较,在创作动因比较中,刘心武探佚红楼,不满意高鹗的作动机促使作者重点放在了还原本意上,一味追求结局的前后呼应,精神内涵上没能达到原著的深度和广度。高鹗补遗红楼,竭力用曹氏的艺术笔法帮着“泪尽而逝”的“痴作者”完成了未尽之事业,作品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在人物命运比较中,两者都符合判词悲剧性命运的预示,刘续的悲剧性塑造得更彻底,但刘心武通过“原型研究”方法考究出原著人物的命运,影响了其小说的艺术审美价值,使作品更接近于历史考证文,高鹗则是在判词预示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在作品中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在文学艺术比较中,从情节设置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一些小说重要人物的情节设置上,刘续与高续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刘续在情节设置上参入了大篇幅的政治斗争,使续书与曹雪芹创作本意产生出入。在语言艺术上,高鹗比刘心武更接近曹体,但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语言习惯以及创作立场息息相关。综上可见,续作各有千秋,都有一定的价值,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罢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对当代《红楼梦》续书的研究有所补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