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9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扩大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对外援助政策,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援助对象与援助内容也不同。尤其2004年,中国在进行救助东南亚海啸灾难的活动中捐助了中国援助史上前所未有数量的援助物资。此后,胡锦涛主席于2005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发展统筹高级别会议上宣布了中国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几个援助措施。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的政策调整呢?本文选择了这些中国援助的扩大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来回答“中国为什么要扩大对外援助政策”的问题。 本文论证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发展阶段,着重考察90年代以后的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与前期政策的差异。导致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分别构成本文论证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影响对外援助政策的观念因素,即主张中国的内在观念和身份认同的变化影响着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第三部分论述影响对外援助政策的现实利益因素,分析中国外部的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到中国国家利益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到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变化。而其现实因素可分为安全利益、意识形态利益、经济利益、国家形象利益以及政治利益。本文试图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分析论证中国扩大对外援助政策既符合国家的现实利益,又符合中国的观念利益这一论点。 本文着眼于国内外对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在外交学的视阈下,对中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更准确地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影响中国对外援助的种种因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