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指导,既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案例是法治的“试金石”,一个国家的法治程度越高,那么相应地就会越重视对案例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繁杂化、广泛化的特征。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方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法官的个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实践中发生的很多情况难以解决,这种现象的存在为案例指导制度的产生以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首次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这是我国司法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制度。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以来,已走过了九年的时间,这项制度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学界和实务界都不断的进行探索,但是从今天适用的现状来看,其预设的效果和现实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目前该项制度在实践中究竟遇到了何种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完善该项制度,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首先,本文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古代至目前的案例指导相关制度作了一个简要的梳理概括。在历史的视角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案例”的影子,这也从侧面为我国当前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证明。同时,在考察历史上案例指导制度的基础上,对当前与案例指导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以此来界定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其次,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目前案例指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并在适用现状统计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案例指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对于困境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案例指导制度本身的问题,包括效力问题、行政化倾向等;第二是在实际适用中的问题,包括援引方式、适用能力欠缺、配套制度不完善等。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具体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案例指导制度本身完善,主要是针对行政化问题、效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构想;第二,从实践运行的角度提出完善该项制度的一些建议,包括适用的标准、援引的方式、适用的技术等;第三,从完善配套制度的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重点介绍了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同时,文章也借鉴了域外经验的成功之处,以便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案例指导制度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它的诞生不单纯的代表一个新的制度,更标志着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的诞生,同时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完善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无论是从理论界的角度还是从实务界的角度来考虑,都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