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妇诗的发展自《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之后,在魏晋南北朝迎来了创作的兴盛期。思妇诗的起源较早,但目前学界对思妇诗的定义还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我们认为思妇诗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明确的女性抒情主人公、明确的思念对象和以思念为主的情感基调。《诗经》和《古诗十九首》在思妇形象的塑造、意象和题材的选取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思妇诗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思妇诗大量涌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儒学衰微的影响,儒家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逐渐发生松动,女性意识渐渐觉醒,女性积极追求个体的独立;受重情风尚的影响,士人逐渐重视女性的情感世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魏晋留守妇女群体使诗人们能够直接从现实中取材,通过思妇诗的创作来描写这一群体的生活境遇。魏晋南北朝思妇诗的主题主要包括思君和劝归两个方面。思君主题主要表现在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上,劝归主题主要表现在对容颜易逝的担忧。从意象分析,魏晋南朝思妇诗使用了明月、高楼等主要意象,还使用了动物和植物意象。通过动物意象抒发思妇对爱情的美好愿望,表明思妇对时序变化的感悟,通过植物意象来象征思妇的命运和地位、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她们的生命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跨度大,思妇诗的创作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曹魏时期的思妇诗风格古朴,情感含蓄,两晋时期思妇诗多拟作,诗风渐趋繁缛,南朝思妇诗数量最多,受到宫体诗创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思妇身份逐渐从市井走向宫廷,诗人在表现思妇情感的同时开始关注她们的神态和饰物,北朝思妇诗数量较少,与南朝思妇诗不同,北朝思妇诗情感直率又不失雄健之气,同时北朝诗人也积极学习南朝思妇诗的长处并加以吸收。除了男性作家笔下的思妇诗以外,魏晋南北朝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诗人创作的思妇诗也很有特点,开创了“盘中诗”和“回文诗”两种思妇诗的新形式,对思妇诗常用意象的内涵也有所开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中也描写了思妇形象,民歌中的思妇诗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多用双关隐语。思妇诗的大量出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思妇这一群体的普遍关注。通过不断的探索,魏晋南北朝思妇诗在人物形象塑造,意象的选用和情感的描写技巧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后世思妇诗树立了典范,特别是对唐代的闺怨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