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区域作为城市化的前沿地带,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研究被定位为生态绿地的城市边缘区域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保护传统乡土文化以及协调城乡关系有重要意义。研究对象--南京东郊汤山地区和镇江西南郊嶂山-十里长山地区均位于城市边缘区域,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地貌特征等方面相类似,功能定位均以生态绿地为主要功能。对功能定位有一定相似性的两个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利于总结出其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对类似的生态本底较好的城市边缘区域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具有可参考性。
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域的发展、城市边缘区域的生态规划、城市边缘区域的旅游规划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优劣势。通过景观类型分类,将在不同功能定位指导下规划后与规划前研究对象的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进行分析比较,并深入对研究对象规划前后的生态绿地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研究对象的经济、人口、发展,综合评价其景观空间格局,在分析其规划利用途径共性的基础上,得出与研究对象类似的城市边缘区域生态绿地规划利用途径的结论:
第一,构建景观生态安全与优化格局是作为城市边缘区生态绿地空间科学合理规划的可行途径和根本保证。
第二,大力进行生态建设是体现主体功能的系统工程。
第三,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彰显社会价值的关键。
第四,休闲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性战略举措。
由于研究对象在区域大小、生态本底、资源特色、原有产业等方面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及比较其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的差异性,讨论城市边缘区域生态绿地规划及利用时的不同产业选择:
第一,发展都市农林产业--基于区位优势和生态增效的基础产业选择。
第二,发展休闲旅游业--基于区位优势和环境友好的适宜产业选择。
第三,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基于区位优势、环境友好和经济高效的特色产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