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生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境而具有与陆生植物不同的进化历程。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利用分子谱系地理研究来探讨水生植物进化,但是很少涉及大地理尺度下的水生植物广布种。本研究以黑藻属为研究对象,其为单型属仅有一个广布种黑藻,在中国进行样品采集,调查其详细的地理分布;以叶绿体基因片段和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研究黑藻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结合其他地区黑藻的叶绿体基因片断序列,推断黑藻的生物地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境而具有与陆生植物不同的进化历程。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利用分子谱系地理研究来探讨水生植物进化,但是很少涉及大地理尺度下的水生植物广布种。本研究以黑藻属为研究对象,其为单型属仅有一个广布种黑藻,在中国进行样品采集,调查其详细的地理分布;以叶绿体基因片段和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研究黑藻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结合其他地区黑藻的叶绿体基因片断序列,推断黑藻的生物地理历史:比较黑藻种内不同遗传分支的形态数据,探讨是否存在种内分化。主要结果如下:1)黑藻分布于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利用叶绿体片段trnL-F分析这地区的123个黑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发现黑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d=0.608,Pi=0.0038)和遗传分化系数(Fsr=0.820),绝大部分遗传变异来源于种群间,仅有17.97%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群内。划分为九大流域来进行比较,则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域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黑龙江流域、辽河和海河流域、黄河流域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其遗传多样性为0。在123个种群的681个个体中共得到9个单倍型,这些单倍型明显分为4支(A.B.C.D支),且每一支有各自的分布范围,表明黑藻具有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NsT>GsT,p<0.01)。2)利用自行开发的5对微卫星引物和文献报道的3对微卫星引物对黑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一步研究。选取了遍布整个分布区的57个种群共834个个体,同时也结合了上一章的部分叶绿体数据。发现黑藻共有66个基因型,22个种群都由单个基因型组成,表明黑藻以无性繁殖为主。克隆多样性指数D为0.269(0到0.764),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853。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黑藻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差异相似,分别占全部遗传差异的52%和48%。遗传结构分析揭示了黑藻种群可以根据其地理分布分为两个遗传群:南方群(长江以南)和北方群(主要在长江以北),分别对应叶绿体基因片段的A支+B支和C支+D支。两种分子标记都揭示种群之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各自遗传群内则不相关,表明两大遗传群之间基因交流有限。3)结合其他地区的trnL-F序列对黑藻的生物地理历史进行推断。得到的14个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分为A、B、C和D四支。根据化石校准点估算,黑藻大约在中新世后期(6.71 Ma)开始分化,各分支的分化时间则在更新世。祖先分布区重建研究表明黑藻最可能起源于东亚随后向东南亚、南亚、欧洲、大洋洲等其他地区扩散。仅在中国发现有四个分支的单倍型,并结合前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中国很可能是黑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4)测量中国黑藻样品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他地区黑藻样品的形态学数据,按照上述遗传证据(叶绿体基因证据和核基因数据)进行分组,研究黑藻种内是否存在分化。统计分析了总共118个样品的形态学数据,发现不同遗传谱系的黑藻在每轮叶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形等形态特征上分别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黑藻中可能存在种内分化。综上所述:黑藻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黑藻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流域之间差异显著,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黑藻在中国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南北分化明显;黑藻大约中新世后期在东亚分化随后向世界各地扩散,中国很可能是黑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黑藻中可能存在新的分类。本研究揭示了水生植物广布种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并作为首个水生植物广布种的生物地理研究案例,加深了我们对于水生植物进化的理解。
其他文献
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Spinareovirinae)。在呼肠孤病毒科中,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病毒粒子只有一层蛋白衣壳。因其结构比较简单,所以质型多角体病毒作为研究复制机制的一种模型被科学研究者所重视。对于RNA病毒而言,其基因组RNA的二级结构往往包含很
黄鳝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淡水鱼,在其生命过程中经历天然性逆转,即幼年黄鳝多为雌性,经过排卵后转变为间性,进而分化为雄性。这种特殊的性别分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脊椎动物性别发育的宝贵材料。黄鳝基因组核型为2n=24,是硬骨鱼中染色体数目最少的物种,因此,黄鳝在脊椎动物全基因组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黄鳝全基因组测序草图完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基因组草图序列进行了全基因组
基于HRP系统平台,阐述建立一个符合医院的HRP系统至关重要,从方案设计到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的创新,建立新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医院核心竞争力。
功能核酸是指通过指数富集式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从随机寡聚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标物(小分子、蛋白质,甚至整个细胞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寡聚核苷酸,其识别靶标物的机制类似于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但与抗体相比,功能核酸还具有可识别的靶标物范围广、制备合成简单、亲和力强、分子量小、稳定性好和设计灵活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功能核酸的研究在分析检测领域备受关注。目前,针对不同需求的功能核
目的分析利巴韦林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特点,为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22日—2020年2月28日湖南长沙地区的利巴韦林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有107例ADR,临床表现多样,涉及9种类型43种临床表现,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儿童和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男性略多于女性;静脉给药多于口服及局部给药;主要为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严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数值重整化群方法研究了并联非对称耦合双量子点体系在强关联作用下的两阶段屏蔽效应、量子相变临界现象以及在无磁场或有磁场环境下的输运性质。我们首先研究了非对称耦合双量子点系统的两阶段屏蔽效应与相变临界现象。我们发现量子点间由于同时存在RKKY作用产生的铁磁关联与量子点间跳跃项t作用产生的反铁磁关联间的作用,会产生一个有效相互作用。该有效相互作用会导致系统在临界点t=t。处发生自旋三重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日益减少,深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市政管线、地下构筑物等对降水管井施工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现场作业空间常常不能满足降水井施工的要求,导致管井降水方案难以实施。针对上述工程问题,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现场试验解决了降水斜井施工中的斜向成孔、井管沉放及斜向拔管等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斜井施工工艺,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的降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及家庭幸福与发展。因此,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有序、健康及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民生及社会关切。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大众出行对安全、便捷、品质等方面的关注不断增强,行业发展对成本、质量、效率和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民航局于2018年制定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进一步推动枢纽机场建设。2019年,民航局要求建设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四型机场发展纲要》顺势出台。这些都对机场运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