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使正畸影像学诊断从二维时代向三维时代发展。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 MPR)定点法,可以完成空间距离或角度的测量,沿着研究所需的方向截面,得到牙齿剖面及周围骨质的影像,可以进行牙齿形态以及牙周骨量的观察和测量分析。恒牙牙合早期,即11岁到14岁,正是大部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当实施固定正畸矫治的适宜年龄。使用CBCT MPR定点法研究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切牙区硬组织形态,探索与其可能相关的头影测量指标,对于安全实施正畸治疗,预防治疗过程中牙根吸收、牙槽骨缺损的发生和加重,减少牙周损害具有指导意义。目的:使用CBCT MPR定点法研究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切牙区硬组织形态,探索与其可能相关的三维头影测量指标,并探讨二维头影测量指标是否可以使用CBCT三维定点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切牙区硬组织形态进行预测。方法:1)选择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统计上、下中切牙唇舌侧牙槽骨骨开裂和/或骨开窗的发生情况。将三维头影测量结果按四分位法分为Ⅲ类趋势组和Ⅱ类趋势组、低角趋势组和高角趋势组、中切牙舌倾趋势组和唇倾趋势组,比较各组间牙槽骨缺损情况有无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者,进行该项头影测量指标与牙槽骨缺损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选取同方法1)的100例患者,统计上、下中切牙根尖唇舌侧牙槽骨厚度相关指标。分组方法同方法1),比较各组间中切牙根尖牙槽骨厚度相关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者,进行该项头影测量指标与根尖牙槽骨厚度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3)选取同方法1)的100例患者,统计上、下中切牙冠根角度。分组方法同方法1),比较各组间中切牙冠根角度有无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者,进行该项头影测量指标与中切牙冠根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4)选取同方法1)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1)上中切牙唇侧骨缺损的发生率为5.5%,舌侧骨开裂的发生率为3.0%;下中切牙唇侧骨缺损的发生率高达74.5%,舌侧骨开裂的发生率为16.0%。上中切牙越唇倾,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越低。下中切牙越舌倾,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越低,且唇侧骨缺损(尤其是骨开窗)的发生可能性越高。Ⅲ类趋势组,下中切牙舌侧牙槽骨附着高度较低。高角趋势组,下中切牙唇舌侧骨缺损的发生可能性均较高。2)男性较女性中切牙根尖牙槽骨总厚度大。下中切牙根尖唇侧厚度较上中切牙大,下中切牙根尖舌侧厚度较上中切牙小。下中切牙根尖总厚度较上中切牙小,牙齿移动范围更受限。上中切牙根尖更靠近唇侧,下中切牙根尖基本位于牙槽骨中心。上中切牙越唇倾,上中切牙根尖唇侧厚度越大,舌侧厚度越小,但根尖总厚度越小。上中切牙越舌倾,虽然根尖总厚度较唇倾者厚,但其根尖唇侧厚度较薄,根尖处唇侧占比较小,根尖更靠近唇侧骨皮质。下中切牙越舌倾,下中切牙根尖唇侧厚度越小,根尖总厚度越小。高角趋势组下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较窄。3)上下中切牙越舌倾,冠根成角越明显。下中切牙冠根成角越明显,其唇侧骨开窗值越大。4)两种头影测量方法的结果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方法的拟合优度检验发现,7项指标拟合程度较高(0.8<R2<1),1项(SN-MP)拟合程度中等(0.5<R2<0.8),可以认为,两种头影测量方法8项指标的结果间均存在相关性。结论: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切牙的牙槽骨缺损情况、根尖牙槽骨厚度、冠根角度的部分指标与中切牙的倾斜度、上下颌骨的矢状向位置关系、垂直向位置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使用CBCT三维定点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指标对恒牙牙合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切牙区硬组织形态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