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的配置合理与否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劳动力资源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资源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合理配置是使经济运行更稳定有效的前提,但是就我国的劳动力配置现状来说,尽管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了很多,但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与比例仍然远远超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源错配对经济效率影响日渐加深,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高效发展的潜力。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选取2000-2016年的经济数据,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劳动力错配情形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首先估算了2000-2016年我国各地区三大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而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劳动力与资本的产出弹性,然后测度了各个产业的劳动力错配量,并通过构建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研究我国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的错配特征。本文结论如下:(1)我国从事农业的人数仍然较高。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错配量较低,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劳动力配置都少于均衡状态的配置量,从时间上来看错配量先增大后减少,呈波浪式发展。第三产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劳动力要素的稀缺使用现象,劳动力错配量先减少后增加;(2)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说,近几年有部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因此从事第一产业的过剩劳动力越来越少,但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缺口仍然很大;(3)对于第一产业来说,温点区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区域,热点区大部分都是农业大省区域,没有省份属于冷点区域。对于第二产业来说,劳动力错配风险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及西南部第二产业相对不发达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以及西部地区,温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劳动力错配程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