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表象是在地理事物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人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地理表象的产生和对地理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感知只是当前地理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地理事物离开了人的感觉器官,感知就会随之消失。表象则不然,在地理事物并不呈现的时候,人们依然能将过去感知过的地理事物重现出来,甚至对于未感知过的地理事物也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间接地形成自我的地理表象。表象在头脑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建构地理认知结构时几乎都有表象的参与。在表象思维过程中,以往认知结构中的所有概念之间的联结关系均被弱化或打乱,概念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重组,相互之间被新的联结关系所联结,一个新的认知结构系统连同一个与之对应的新的表象系统就会建构起来。鉴于地理表象在地理思维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重视对地理表象信息的研究和应用,并将之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为基础,从更深的层次上对地理表象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案例探究,重点在于地理表象的信息转换和控制学生地理表象的生成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正确的地理表象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使某些学生由厌学地理转变为愿学乐学地理,真正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者。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地理表象的训练,对于提高表象积累和操作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地理表象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地理教育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