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是造山记录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造山带研究的重点.岩浆活动及其相关的构造变形,不仅是深部壳幔相互作用及区域构造应力作用的浅部响应和表现,而且是造山作用的物质记录.花岗岩体侵位机制和它所揭示的造山带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中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二叠纪末至早侏罗纪,燕山陆内造山带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一次构造变形,是后期诸次构造变形的基础.该文在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盘山地区的野外构造变形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盘山复式花岗岩体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基本厘定了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早侏罗世以前的中生代早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并初步探讨了三叠纪末燕山陆内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环境.盘山复式花岗岩体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NNW向,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其侵入先后顺序依次为:狼家峪单元、官庄单元、东罗庄单元及小盘山单元.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I-A复合型岩体.离子探针测年(SHRIMPⅡ)表明,盘山岩体各单元锆石U-Pb年龄值界于203~207Ma,平均205Ma,属于三叠纪末侵入体.岩体各侵入单元本身、主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长英质包体、大理岩捕掳体以及围岩接触变质带均未发生明显变形的事实说明岩体侵位时区域挤压应力作用微弱.岩体围岩发育周缘环形向斜,该环形向斜的核部与翼部所发育的小型褶曲和逆断层指示向斜具有纵弯褶皱特征,是水平挤压缩短作用的结果,与岩体顶托作用和岩浆底辟作用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岩体侵位时的侧向挤压关系密切.岩体侵位包括了岩墙扩展、岩体侧向挤压围岩和围岩侵吞作用等多种机制的复合定位机制.多种花岗岩判别图解显示,岩体侵位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背景.盘山复式岩体围岩详细的构造地质调查和分析证明,盘山岩体侵位于早中生代构造变形期后,是一个后构造的侵入体.研究区构造变形序列为:近东西向马兰峪复背斜和蓟县逆冲断裂构造先形成,蓟县断裂向北逆冲形成宽约100~200m的牵引褶皱,盘山岩体侵入先存马兰峪复背斜南翼,并侵蚀了蓟县断裂,蓟县断裂后期的再次活动截切了周缘向斜.这些调查和分析说明三叠纪末盘山岩体侵位前,燕山带中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褶皱和冲断变形.结合区域构造变形资料,把燕山地区早侏罗世以前的早中生代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分为5个阶段.(1)晚二叠世末(P<,2><2>)—早三叠世初(T<,1><1>)(250Ma左右)海西运动结束,华北克拉通壳幔结合带发生底侵作用,构造变动趋于活跃;(2)早—中三叠世(T<,1><2>—T<,2><2>)(245~230Ma)构造变动中较平静阶段,形成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及二马营组陆相粗碎屑岩建造;(3)中—晚三叠世之间 印支运动第一幕(主幕)爆发,导致晚三叠世之前的地层卷入东西向褶皱,同时形成东西向有结晶基底卷入的逆冲推覆断层系统(如蓟县逆冲断裂、兴隆逆冲断层、平泉—古北口逆冲断层);(4)晚三叠世(T<,3>)(230~200Ma)在逆冲断层的前缘形成同构造陆相磨拉石堆积(如杏石口组),在局部地区开始造山后期的伸展拉张,形成燕山带近东西向碱性岩浆岩带(如朱耳峪—谢家营碱性生长岩体),局部地区形成造山期后晚三叠纪侵入体,(如盘山复式侵入体205Ma、青龙都山侵入体),此时构造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转化;(5)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T<,3><2>—J<,1><1>)(200Ma)印支运动第二幕爆发,相对于第一幕而言,第二幕构造变形较弱,只在局部地区形成上下地层的微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并在造山带后缘出现整体挤压作用下的局部拉张构造环境,使中下地壳熔融产物喷出地表,形成南大岭期碱性火山岩.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早期变形面貌的识别对于查清燕山陆内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