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白叶枯病、褐飞虱的危害是制约水稻增产和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水稻抗性品种不仅是防治水稻病虫害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且满足人们群众绿色环保的需求,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培育抗病虫新品种是当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能及时实现品种更新来防止这些病虫害的猖獗。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把在不同亲本中具有抗褐飞虱基因bph20(t)的水稻材料BPH54为供体亲本,以性状优良同时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1711为轮回亲本,采用传统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EST标记C189和SSR标记BYL7跟踪聚合bph20(t)及Xa23。另外在选育的过程中进行了抗性鉴定和部分农艺性状的考察。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传统方法育种在BC2F5群体中获得Xa23、bph20(t)双基因聚合且抗性较高的恢复系11个。
2.通过亲本的多态性分析表明Xa23和bph20(t)的连锁标记C189和BYL7在抗感亲本间均表现明显的多态性,说明可以利用这些标记在亲本组合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对BC2F4群体中具有Xa23基因的材料进行中国稻白叶枯病菌Ⅳ型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轮回亲本表现抗病性。
4.对BC2F5群体中具有Xa23、bph20(t)双基因聚合个体19个株系进行褐飞虱苗期接虫鉴定,结果有17个株系表现抗性,但抗性需进一步研究。
5. Xa23与bph20(t)的遗传背景不同。Xa23的杂合体与纯合体抗性表现抗白叶枯病一致,抗病性水平与亲本基本一致,而含有bph20(t)的个体在不同群体中出现抗褐飞虱水平不同。
6.BC2F3株系与不育系金A、准S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