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因其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成为-类性能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受到人们广泛关注。1,3,4-噁二唑杂环也可与苯环等不饱和基团形成具有刚性的“液晶实”,从而具有液晶性。将液晶基元引入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使材料的液晶性同发光性相结合,可以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增加一些崭新的性能,如制备能直接发射偏振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开发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液晶材料中的应用,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含有1,3,4-噁二唑基团的化合物,其结构和纯度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其中化合物6c通过X-Ray衍射验证。重点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详细讨论了柔性链长度和分子末端基团对液晶性能和荧光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1、2-[-(2-甲基)-乙烯基]-苯基-5-(4-烷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6(a-g)均具有液晶性能,其液晶相为向列相;2-[-(2-氟)-乙烯基]-苯基-5-(4-烷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7(b-g)的液晶相为近晶A相,并具有相对较宽的液晶范围。而化合物7a因为分子末端烷氧基链太短,不具有液晶性能。
2、末端取代基团和分子末端烷氧基链的长度对液晶相种类、液晶温度范围、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等有一定影响。
3、二-[2-(4-取代苯基)-5-(4-取代烷氧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11(a-e)溶解性较差,下一步的工作将着重研究此类双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液晶及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