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增多,许多大学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与目的语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有时候还可能产生语用失误。究其原因,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是因为不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风格或者根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或者是因为缺乏文化相对论思想和跨文化意识。归根结底,交际的障碍是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导致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通过阅读文献,笔者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有关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中大多数没有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本研究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进行文化教学,旨在有效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张红玲(2007)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认知,行为模式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否进行文化教学。第二,基于任务型教学法进行的文化教学能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文化教学是否会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产生影响。本研究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确定了文化教学的范畴,采用了国内学者张红玲(2007)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Byram (1997)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张红玲(2007)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三个层面,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跨文化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以此为基础,笔者对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一个非英语专业自然班(54人)进行了为期—学期的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文化教学实验,文化教学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跨文化态度的引导;二是跨文化知识的讲解;三是跨文化技能的培养。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别进行了测试,以了解受试者实验结束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变化。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主要参考了Valette(1977)提出的“文化测试模式”以及王振亚(2005)设计的“社会文化测试卷”。此外在教学实验后还对部分受试者进行了访谈,以期了解受试者对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文化教学以及在大学英语中融入文化教学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更好地评价基于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文化教学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性。另外,对受试者实验前后两个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文化教学实验是否对受试者的英语成绩有所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在张红玲(2007)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下,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是可行的,且易于实施的。第二,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文化教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验结束后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跨文化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掌握了更多的跨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实验时间短,范围小等局限,跨文化技能提高不显著。第三,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文化教学对于受试者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笔者提出一些文化教学方面的建议,但是,由于本研究只是小范围内的一项实验研究,加之研究条件及水平有限,该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