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可持续发展浪潮。各国环境贸易标准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成为了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对于该命题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理论分析倾向于认为严格的环境标准与贸易的发展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实证研究却未能对于这一论断给予支持,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一问题无疑值得发展中国家研究,如果我们可以确定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在长期上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那么发展中国家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出有利于本国环境发展的各种保护政策,迎接环保对贸易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一个新的绿色贸易大环境,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标准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多数是围绕美国或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展开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很少被涉及。此外,以往的实证多是使用整体部门数据或国家数据,这一方法不适用于详细的工业层面分析。本文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具体工业部门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借鉴将环境标准视为内生变量的数学模型,深入探讨环境标准对我国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本文首先回顾了环境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揭露环境与贸易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实质,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环境标准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接着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环境标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本文认为环境标准对一国工业竞争力有负面影响的命题是不成立的。为了更好地阐述环境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本文进而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环境标准对我国机电产业贸易与发展的影响。本文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也是环境标准对产业竞争力长期影响后果的一种判断,即环境标准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使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更加难以改变,发达国家却可以从中收到多重利益。相应地,本文提出政府的应因之道是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谈判;强化我国贸易环境立法和执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施绿色产品标准化战略;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从微观层面上企业的对策是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积极争取国际环境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