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学生提供了增长知识、了解世界、开阔视野的平台的同时,又给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带来严峻的挑战,使中学生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这项战略举措既为中学和谐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缺乏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其中又以中学体现更为明显,和谐德育是中学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重知识轻德育、知识德育分离的现象,本文扼要地说明了该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对策。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中学的和谐德育,在分析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中学和谐德育的相应对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校德育只有从自身出发,摆脱德育效率低的困境,才能实现和谐德育的新突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对德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注被提到了新高度,研究者不仅再停留在对经典著作的注解和西方理论的传递和解释上,而是立足于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传统道德标准已经失去了对人们道德生活的统摄力,道德价值的多元性将人们置于道德生活的困惑中。当人们反思社会道德问题时,无不寄望着德育对社会道德建设能有所作为。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我国德育处于困境之中,社会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中学德育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变革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以适应新的发展。影响学校德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还有学校自身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学校只有主动与社会和家庭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以学校为德育辐射源的德育体系,才能实现中学和谐德育的整体优化。笔者认为实现中学和谐德育,需要我们共同营造适应中学生成长的和谐德育氛围,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中,使学生亲身感受、亲身体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的道德意识,渐而发展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努力促进中华民族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