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掺杂有机晶体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其视角宽、节省能源、材料来源多且环保、质量轻薄、可制备大尺寸柔性弯折显示等众多的突出优点,引起了学术界与制造界的高度重视,被人们称作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领域之一。经过各国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OLED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过程,现已在显示和照明的消费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已基本从实验阶段过渡到了产品化阶段。在这其中,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s)尤为重要,通常来说,它的用途涵盖照明、LCD的背光源、特殊光源等。作为光源,WOLEDs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具有高显色指数(CRI)的超薄、透明WOLEDs可作为下一代理想照明光源而备受瞩目。一般地,对于WOLEDs而言,其白光的形成是通过红绿蓝(RGB)三基色和蓝黄(BY)两基色发光材料混合,即多个发光层同时发光实现的。但是这种结构的器件制作流程稍微复杂,增加了成本,且对于BY白光器件而言,其显色指数一般低于70,不满足实际照明光源的性能需求。到目前为止,对于大多数的WOLEDs器件而言,其制作材料都是荧光和磷光小分子、聚合物无定型材料。其自身存在的分子排列无序、杂质含量高以及载流子迁移率低的缺点严重限制了高效率、低功耗的WOLEDs的发展。由此,研究者寻找到了代替传统发光材料的新型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有机晶体。相比之下,有机半导体晶体材料分子内部排列是高度有序型的,并且杂质含量和缺陷较少,因而载流子迁移率比无定型材料要高。这决定了其在OLED、有机半导体激光器和场效应晶体管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历史上,Pope等人第一次将蒽晶体材料用于电致发光器件,成功地开启了基于有机晶体半导体材料的OLEDs发展道路。并且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近几年,有关基于有机晶体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制备的报道也相继发表了出来。因此,在这篇论文当中,我们介绍了利用掺杂的方法实现基于有机晶体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制备。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以BSB-Me蓝光晶体材料作为主体,向其中掺杂并四苯和并五苯依次作为绿光和红光的掺杂剂,在这样的双掺杂体系内,主体通过F?rster能量转移方式将能量传递给两种客体材料,通过调配两种客体分子材料的掺杂比例,使得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的荧光峰值接近,进而实现均匀的白光发射。相比于传统的两发光层或多发光层白光器件来说,器件的发光层是单一的掺杂晶体材料,器件结构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此外,由于白光成分包含红绿蓝三基色光成分,因而可实现高显色指数的白光器件。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从教师备课、上课、到学生学习、再到学校管理,以及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等等方面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围场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得到了广泛利用,随之增长的还有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让学习者面临着“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的困境。如何在海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在多种模式分类任务上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能,如人脸识别、动作识别、医学图像分类等,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三种不同的稀疏表
随着网络、数据库和IT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许多应用领域,比如互联网管理系统、实时传感器信号分析系统、电信系统和金融系统等,生成数据的速率越来越快,从而产生了一种海量、高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两化融合逐步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必由之路,与两化融合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与生产过程连接的企业信
当今,伴随着环境日益恶劣和资源日益匮乏,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路灯作为每个城市大范围和阶段性使用的照明设施,也应该加入到节能减排的大队伍中。根据我国大部
研究目的:骨血管分布密集且广泛,在骨的生长发育中,骨血管不仅提供必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而且通过调节各种骨细胞和血管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为骨形成提供必要的刺激信号。局部血
电网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国计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保护设备是整个网络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部件多,结构复杂,负荷影响大,是电网设备的薄弱环节。对
传统的信号采样理论奈奎斯特定理指出,只有在采样频率高于两倍的信号最高频率时,才能完全不失真的恢复原信号。压缩感知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利用信号
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得益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因此,在许多使用传统算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使用人工智能算法都逐步地被解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