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铜是人体内含量第三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铜离子对于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铜离子的浓度过高,就会给生物体带来一系列的疾病,例如威尔逊氏症、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人体内含量第三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铜离子对于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铜离子的浓度过高,就会给生物体带来一系列的疾病,例如威尔逊氏症、阿兹海默症、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综合症等。在近几年中,文献报道了多种基于不同检测机理的铜离子荧光探针。其中,基于化学反应机理的铜离子荧光探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大多数探针的应用都受到了限制,例如只能在纯溶剂或者含极少量水的溶剂中检测,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在其他金属离子的竞争实验中对铜离子表现出较低的选择性等。因此,我们仍需要努力设计并合成出具有更高选择性和检测灵敏度的新型铜离子荧光探针。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基于BODIPY的化合物Ml、M2和M3。在乙腈水溶液中,化合物M2和M3均能很好的识别Cu2+,并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i+,Na+,K+,Mg2+Ca2+,Ba2+,Al3+,Pb2+,Cr3+,Mn2+,Fe3+,Co2+,Ni2+,Cu+,Ag+,Zn2+,Cd2+,Hg2+)和常见阴离子(Cl-,SO42-,NO3-,OAc-,Br-)的干扰,具有很高的灵敏度,M2、M3对于Cu2+的检测极限分别为0.2μM和0.1μM。加入Cu2+一段时间以后,M2、M3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荧光增强的倍数分别是1340倍和298倍。M2、M3对pH不敏感,能在较宽的范围内(包括生理环境pH)有效地识别Cu2+。通过在Hela细胞内的共焦聚成像研究证实,M2、M3两种铜离子荧光探针能顺利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而M1对常见金属离子均无识别能力,不能作为荧光探针。此外,还通过核磁滴定方法研究了此类荧光探针对于Cu2+的识别机理,提出了铜离子与探针分子先配位,再诱导腙分子内不饱和CH=N键发生水解反应的机理。
其他文献
<正>异地就医是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之外发生的就医和购药行为,是一种跨两个统筹地区的就医行为。根源上,异地就医源自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与基本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原则之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NF)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70例P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纤维素作为一种产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来作为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替代资源。自然界中主要凭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纤维素腐烂,从而进一步被水解成单糖被利用。纤维素由于含有结晶区和非结晶区两部分而不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主要是因为结晶区存在多种分子间作用力,使其结构十分紧密。而各种纤维素酶却能通过合作或者组合成一个复合体的形式巧妙地解决这一难题。Cytophaga hutchinsonii分布范
自从2000年Autumn等人揭示了壁虎“飞檐走壁”的神奇能力是源于其脚掌刚毛与接触表面之间的范德华力进行“累加”的结果,就掀起了一场模拟制备壁虎脚掌材料的热潮。目前,国内
等效理论是当代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在等效理论的关照下,从诗歌形式、音韵、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邓恩诗歌《歌》的三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有力地论证了等效理论于诗歌翻译的适
大白杨沟流域位于岷江上游四川省茂县境内,处于叠溪镇较场山字型构造北端。该沟曾于1935年和1991年暴发过两次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其中1935年暴发的泥石流受1933年叠溪7.5级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2D纳米材料,它是继富勒烯球、碳纳米管之后又一重大发现。石墨烯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自2004年被Geim小组发现以来,成为了人们研究的最热门的材
本文首先设计合成了三种含有可聚合碳碳双键的萘酰亚胺类荧光单体AISA,AIAN和L。核磁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确定了这三种可聚合单体的结构。然后利用高分子共聚合的方法将这
近几十年,蛋白质与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热点,该研究有助于探索小分子配体的结构和性质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文以牛血
新课标教材习题系统应包括课文习题与课后习题。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习题系统与课文内容相互融合,体现科学探究,题型多样化,问题情境化,语言人性化。在化学教学中应转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