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OCTA评估nAMD患者抗VEGF治疗效果及nAMD患者房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β淀粉样蛋白酶-42浓度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由于AMD的病因不明,除了一些支持疗法外,尚无特效药,也缺少根本性的预防措施。因此对于AMD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AMD和AD同属于年龄相关性疾病,且有相似的环境危险因素,因此两者关联性的研究成为热点。本研究首先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随访观察连续三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MD)患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对n AMD患者房水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Aβ42的检测,探讨AMD的病理机制,找寻临床治疗AMD的新思路,并研究摸索通过眼部房水中细胞因子的检测辅助临床诊断早期AD。第一部分目的:随访观察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MD)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intravitreal injections,IVI)抗新生血管(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量化值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3例n AMD患者进行抗VEGF注射治疗,每月一次,连续治疗三个月。每例患者均随访8次,分别是在首次IVI前和首次IVI后的第1、3、7、14、30、60、90天。随访内容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高度(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RPED)、病灶最大线性距离(the greatest linear dimension,GL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血流面积。结果:BCVA在首次IVI后逐渐改善,在第90天时改善显著(P=0.01)。RPED在首次IVI后呈缩短趋势,并在第60天时缩短显著(P=0.04),但在第90天数值略有增加。首次IVI后,GLD和CNV血流面积在早期即逐渐好转,但分别在第60天和第90天时略有反弹。同时,BCVA分别与RPED、GLD、CNV血流面积呈正相关(r=0.26,P=0.001;r=0.36,P<0.001;r=0.26,P=0.001;r=0.24,P=0.002;)。结论:1、OCT-A为每次抗VEGF治疗观察CNV变化提供优势(无创、方便、患者依从性)。2、OCT-A是量化n AMD抗VEGF治疗变化的重要参考和方法。第二部分目的:检测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MD)患者房水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浓度,关联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共收集4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为21例n AMD患者,对照组为20例白内障患者。n AMD患者计划每月接受一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在玻璃体腔注药的同时抽取房水。对照组在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同时抽取房水。采用免疫荧光微球探针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房水中BDNF的表达,Snellen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BCVA转换为log MAR进行统计分析),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RNFL厚度。结果:n AMD组患者三次房水BDNF的表达(0.67±0.16 pg/m L;0.70±0.20pg/m L;0.67±0.16 pg/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白内障患者(1.81±1.23 pg/m L,P<0.001),n AMD组患者三次房水BDNF表达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n AMD组,房水BDNF浓度值与BCVA(r=-0.81,P<0.001)呈负相关,与RNFL厚度(r=0.88,P=0.01)呈正相关。结论:1.n AMD患者房水的BDNF表达下降,其表达量与患者的RNFL和视力具有相关性。2.BDNF是否参与AMD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目的:检测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MD)患者房水中β淀粉样蛋白酶(amyloidβ,Aβ)42的表达,分析Aβ42与n A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为50例n AMD患者,对照组为20例白内障患者。n AMD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同时抽取房水,对照组在超声乳化手术的同时抽取房水。免疫荧光微球探针技术用于检测房水中Aβ42的表达,Snellen表显示BCVA(BCVA转换为log MAR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50例n AMD患者认知功能表测定后,18例患者认知正常(单纯n AMD组),32例患者合并有认知障碍(认知障碍+n AMD组)。与白内障组患者(82.94±33.75 pg/m L)房水中Aβ42的表达比较,单纯n AMD组和认知障碍+n AMD组Aβ42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分别是136.42±51.68 pg/m L和117.90±34.46 pg/m L,P值均为0.01;单纯n AMD组与认知障碍+n AMD房水Aβ4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进一步发现,在单纯n AMD组患者,其房水Aβ42浓度值与BCVA呈正相关(r=0.54,P=0.02),与MMSE、Mo C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n AMD患者的房水中Aβ42水平增高,与患者的BCVA具有相关性,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2.房水中Aβ42表达水平是否能辅助临床诊断早期AD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在真核生物的生命过程中,信使RNA的成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多年以来,人们通过生化研究,找到了信使RNA成熟的一些分子机制,它被一类由核蛋白组成的剪接体复合物所动态调控。这些剪接体复合物的缺陷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但由于这一过程极具复杂性,人们对于剪接体复合物在发育过程,尤其是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精子发生过程是一个十分保守的生物学事件,是物种得以延续的基础。精
研究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累及眼底黄斑部的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严重损害人的视力健康。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由于AMD导致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因AMD而丧失视力,导致视力残疾。迄今为止,AMD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基因背景、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AMD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相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临床针对该类疾病的有效而且唯一的治疗措施就是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h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tor,tPA)对脑缺血病人进行溶栓治疗。但是,该疗法具有严格的时间窗(脑缺血发生4.5 h内治疗)限制,而且脑缺血病人接受tPA治疗,会带来缺血后出血的风险。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仅仅约6%的病人能够接受tPA
作为全球位居第6位的恶性肿瘤,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当今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深入探索OSCC诊断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以及加强研究OSCC发生进展的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非编码微小RNA(micro RNA,简写为miRN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S)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严重的危害着人类健康。micro RNA(mi RNA)是一类很短小而且不起到编码作用的RNA,参与调控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表达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micro RNA靶向治疗被提出,其目的在于限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逆转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预防AS的进展。
研究背景: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且有序的过程,其包括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形过程。精子细胞的变形涉及到精子细胞核的延伸、浓缩,顶体的形成,精子尾部的发生,线粒体的重新排布、组装以及胞质残余体的移除。其中精子尾部(也称为鞭毛)的形成至关重要,精子的鞭毛提供了精子的动力,使精子可以最终到达卵细胞周围,完成受精。目前关于精子鞭毛的研究较多,然而对于精子鞭毛的组织中心—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核酸长度超过200nt且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lncRNAs的分布及表达具有组织和细胞的时空特异性,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众多重要过程,其表达异常和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新近研究显示,lncRNAs可影响糖尿病高危基因的表达,提示lncRNAs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
目的:现今世界,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肥胖时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改变,包括心输出量下降、外周阻力增加以及左室肥厚等,肥胖人群的增加是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找寻有效的防治靶点尤为重要。巨噬细胞是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其浸润数量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一系列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活性与脂肪组织功能密切相
背景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发病机制以慢性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其全球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及共有的危险因素。迄今为止,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在长期营养过剩及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过度增加引起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炎症和应激信号活化,如JNK和IKKs,可使
精子发生是一个精密调控的生物学进程。它主要包括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自我更新与分化、精母细胞(Spermatocytes)的减数分裂以及精子变形(Spermiogenesis)。近年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和泛素化)在精子发生过程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报道,贯穿了整个精子发生周期。泛素化(Ubiquit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