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VCS参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联合应用对诊断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重点阐明VCS参数对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在正常医学参考范围内的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
2.探讨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VCS参数、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术后应激患者体内发生的变化,结合医学专业知识阐明以上各指标在临床诊断方面的价值。
方法:实验分组,包括细菌感染性炎症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术后应激组和健康组。自己确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病人中选取细菌感染患者6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3例,术后应激患者62例,体检中心选取健康对照62例。严格规定各组的入组标准,保证细菌感染性炎症组所受病理影响仅限于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所受病理影响仅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后应激组所受影响仅限于术后应激。各组均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置于EDTA-K2真空抗凝采血管中,进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参数、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的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来表示,采用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合相关临床知识阐明各指标联合应用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结果:
1.细菌感染性炎症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相对最高(P<0.05),淋巴细胞比例(L%)相对最低(P<0.05),单核细胞比例(M%)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性炎症组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均高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0.05)。
3.诊断细菌感染时,单独使用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或二者联合,细菌感染的阳性率仅为31.6%、50%和55%,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之后,能够使阳性率最高升至76.7%,大大降低了临床上的漏诊率。
4.细菌感染性炎症组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SD)、中性粒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NSSD)、淋巴细胞体积分布宽度(LVSD)、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VSD)、单核细胞电导分布宽度(MCS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MNC)、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MNS)、淋巴细胞平均电导(MLC)、单核细胞平均电导(MMC)、单核细胞平均光散射(MMS)、单核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MSSD)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SD)、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VSD)、单核细胞电导分布宽度(MCSD)都高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0.05)。将细菌感染性炎症组根据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进行再分组,A组(26例)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都不升高者,B组(34例)为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者。对A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SD)、淋巴细胞体积分布宽度(LVSD)、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VSD)、单核细胞电导分布宽度(MCS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MNC)、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MNS)、淋巴细胞平均电导(MLC)、淋巴细胞平均光散射(MLS)、单核细胞平均电导(MMC)、单核细胞平均光散射(MMS)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5.术后应激组和细菌感染性炎症组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平均光散射(MMS)、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S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MNC)、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MNS)和单核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MSSD)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术后应激组的淋巴细胞平均电导(MLC)和单核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MSSD)高于细菌感染性炎症组(P<0.05),淋巴细胞体积分布宽度(LVSD)、淋巴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LSSD)、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VSD)和单核细胞光散射分布宽度(MSSD)均低于细菌感染性炎症组(P<0.05)。
6.PCT检测结果显示在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采用血常规结果(主要是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可以大大提高细菌感染诊断的阳性率。
2.VCS参数对于发生细菌感染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在医学参考范围内的患者具有较大意义,若与血常规联合使用,将大大降低这部分患者的漏诊率。
3.术后应激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出现细胞数量的改变和VCS参数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应激因素同样会引起VCS参数变化,在使用VCS参数进行其他疾病诊断时要考虑这一因素造成的影响。
4.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PCT检测的预实验结果显示,四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且均在正常医学参考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