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越来越复杂,配变分布越来越分散,怎样科学的监测和控制管理配变,保证配电网供电质量和稳定可靠运行成为配电自动化的关键。配电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越来越复杂,配变分布越来越分散,怎样科学的监测和控制管理配变,保证配电网供电质量和稳定可靠运行成为配电自动化的关键。配电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简称配变VQC,安装在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对其进行无功动态补偿和电压有载调节的综合控制,装置同时具备遥测、遥信、故障检测、报警等功能,并与后台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种参数。装置能执行主站下发的命令,对配变VQC进行调节和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近年来得益于电力电子和包括芯片和软件算法在内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该领域在电力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芯和A/D转换设备的性能提高和规格的丰富更是给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更强功能的产品带来方便和选择余地。如DSP芯片内存不断增大,运算速度不断提高,指令效率不断增强,和DSP相关的ADC/DAC的速度和精度也越来越高,这都使得DSP在快速采样、软件滤波、频率跟踪和锁相、复杂的数学运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首先分析了包括无功补偿、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信号采集与分析在内的配变VQC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目前的实施可行性,提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难点。
其次再对项目工程应用所涉及的电力信号采样电路设计、嵌入式芯片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设计、VQC控制算法提出详细分析过程。
最后文章给出系统的具体实现和功能作用。通过工程实施,本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电力系统内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其他文献
从中国西藏、内蒙古地区天然碱湖中分离的225株嗜碱菌中筛选到一株高产胞外碱性弹性蛋白酶(Alkalineelastase)的菌株XE22-4-1.结合16S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形成、生理生化特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和电压等级的提高,以及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的推广,对变压器在运行中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局部放电已经成为造成电力变压器绝缘劣化、影响了变压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突发性绝缘击穿故障,造成变压器损坏。因此,《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作了相应规定,在220kV及以上变压器新安装投运前,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对于110k
大围山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临越南沙坝,面积1600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3°39′~103°51′、北纬22°28′~22°45′.该地区最高海拔为2363米,最低 拔仅为76米.温暖、湿润而稳定
本课题源于江苏国华高资发电厂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项目。本文针对水膜高压静电除尘控制问题,选用三菱可变程序控制器与威伦MT506MV触摸屏构成主控制器,结合应用台
周期性股票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股票。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主要是那些生产必需品(如食品和药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研究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对于
变压器、电抗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是判断设备内部绝缘状态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测试现场干扰信号源多且复杂,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水平要求很高。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干扰信号处理上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干扰信号处理的研究分析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从局部放电机理出发,深入研究了几种常见的局部放电类型,明确了在局部放电检测中干扰信号的来源、类别和形式,并对其抑
水稻4号染色代体长臂108.1cM~114.0cM遗传区段位于染色体长臂下端,根据单位遗传距离对庆的物理距离对应的物理距离推算,该区段物理长为1.6Mb左右.我们在原有的一个重叠群的基
本文分析了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随着数字化变电站和IEC61850标准研究的不断深入,实现数字化在线式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提上了日程,本文介绍了防误闭锁系统规则库的生成方法,设计了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整体架构。本文分析了IEC61850标准中关于GOOSE通信模型的内涵和实现方法,基于GOOSE通信模型设计了间隔层IED实现防误闭锁的方案,并讨论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诞生时间并不长,作为新型的多电平控制拓扑和模块化程度高便于拓展等优势已经逐渐应用在各种高压大电流场合,尤其是高压直流输电的换流站等。本文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相关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和环流的抑制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所提出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详细地介绍了MMC的运行原理,建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