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脂肪酸酯的酶法合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维生素C脂肪酸酯的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是一种新型抗氧化剂,研究己表明,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均优于目前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纸制品等领域。本文采用酶催化法工艺合成了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选择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且没有副产物,简化了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分离和纯化,同时,提高了产品收率。   首先,本文利用实验室自制的酶Candida.sp99-125进行了固定化,并且测定了不同的溶剂对酶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的脂肪酸作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温度,溶剂等多种因素在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棕榈酸和油酸为底物探讨了非水相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的条件优化和动力学机制研究确定了最有效的酶促反应条件。研究发现,以L-抗坏血酸和脂肪酸为反应底物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脂肪酶Candida.sp99-125在丙酮和叔丁醇混合溶剂体系中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以棕榈酸为底物时,催化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丙酮和叔丁醇作溶剂,反应温度40℃,摇床转速190r/min,L-抗坏血酸浓度0.06mmol/L,反应时间48h,转化率约70%。以油酸为底物时,催化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丙酮作溶剂,反应温度40℃,摇床转速190r/min,L-抗坏血酸浓度0.06mmol/L,反应时间48h,转化率约90%。接下来,进行了L-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分离和鉴定,最后,进行了放大实验和反应器设计。最后,用豆油进行了转酯化反应生产维生素C脂肪酸酯的初步探索。   本文研究结果对非水相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工艺的确定及酶反应器的工业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Cr(Ⅵ)由于具有致癌作用,而引起人们对皮革中Cr(Ⅵ)的高度关注。研究证明皮革存在的微量Cr(Ⅵ)是在皮革中不饱和油脂氧化的过程中,受协同效应影响,由作为鞣剂的皮革中的Cr(Ⅲ)转
由于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PID控制在控制领域仍占据主流地位,但PID控制对于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效
近年来,在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带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展现了勃勃生机。为了拓宽教育的国际视野,各国的教育学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那么,我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
自供电自传感磁流变减振器是在传统磁流变减振器的基础上集成馈能发电机自供电模块和振动信号自传感模块构成,馈能发电机回收振动能量,自传感模块获取悬架振动信号。自供电自传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inertia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 asymmetric building equipped with Tuned Mass Dampers (TMDs).In the field o
本文以药用植物绞股蓝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多糖的提取、纯化、表征结构及咀嚼片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微波辅助水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各种智能仪表在机械装备的监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海量过程数据被采集并存储下来,但是存在着“数据丰富,但信息匮乏”的缺陷。利用这些离、在线运行数据,采用智能数据分析算法,建立起一种能够科学描述机械装备运行状态的量化特征模式,实现对机械装备信息化技术发展中机器故障的智能自动辨识,具有非常积极地奠定作用。为此,本文从反映机械装备信息特点的量化特征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