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锶目前广泛应用于光电管、合金制造、医药、军工等各个领域。随着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锶的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锶矿资源相当丰富,其储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陕西、湖北、四川、重庆、江苏七个省(市),其中以青海柴达木盆地最为丰富,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48.4%。自上个世纪5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大风山、尖顶山地区发现了大型天青石矿床以来,相继发现了碱山、油泉子、南翼山、茫崖、黄风山、存迹等10多处小型矿床和矿化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初步开展了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研究工作,从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两大不足:一是研究工作大多仅限于对大风山矿区的研究,对其它矿床、矿化点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成矿系统的整体认识;二是对锶矿的地质科研工作开展得较少,很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对锶矿的成因及其物质来源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开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深入研究,将会为该地区锶矿的勘探、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区地质勘查资料、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前人研究工作的薄弱部分,主要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区富锶地层的沉积环境、锶的物质来源及锶矿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成矿规律,为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冷湖背斜、碱山、大风山、油墩子、清明山、尖顶山、小凉山、南翼山和狮子沟9条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碳、氧、锶同位素特征等方法,结合多个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成矿古环境、物质来源及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组、狮子沟组和油砂山组三套地层的主量元素组成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SiO2、CaO、Al2O3含量较高,Na2O、MgO、K2O含量较低的特征。通过主量元素计算得化学分化指数(CIA)平均值介于47.3656.81,相当于世界范围内的新鲜花岗岩,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在七个泉组、狮子沟组和油砂山组沉积时流域内化学风化作用较弱,处于初级风化,反应了当时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通过主、微量元素多项环境代用指标及同位素特征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西部自上新统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到更新统七个泉组随着地层时代变新,其古气候呈现逐渐干旱的趋势,湖盆水体的盐度也随之增大,在油砂山组沉积时湖盆水体为微咸水环境,到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时水体已经转化为半咸水环境。从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到七个泉组其湖盆的水文环境较稳定,湖盆整体处于封闭状态,沉积水体处于弱的氧化环境。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同位素特征均反应了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到七个泉组三个不同的时期沉积时的物质来源较为一致。稀土元素呈现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稳定,Eu元素负异常的壳源特征,其物质来源可能主要为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柴达木盆地周围的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均分布有锶异常富集的火山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是研究区锶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成因一直以来各个学者持不同观点,主要有地下热水成矿和化学沉积型成矿两种观点。本次研究通过对热水沉积判断代用指标、锶同位素特征、元素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应属于非热水成因,为内陆湖相化学沉积型矿床。随着气候逐渐干燥,蒸发作用增强,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下蒸发作用使湖水浓缩、咸化,湖水中的锶浓度随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天青石沉淀,形成锶矿。柴达木盆地西部锶矿的矿石类型主要为天青石(SrSO4),也存在少量的菱锶矿和富锶文石。通过锶的富集层位来看,主要的成矿时代应该为第四系更新统七个泉组,其次为上新统狮子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