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玫瑰痤疮(Rosacea)作为一种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中央区皮肤出现阵发性的潮红、毛细血管扩张、非暂时性红斑、丘疹、脓疱或赘生物形成,患者可自觉面部敏感性增加,伴有灼热、刺痛、瘙痒等症状。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认为神经血管信号异常、先天免疫系统异常、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皮肤微生物群失调、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因素等多种机制都参与了玫瑰痤疮的发病。其中,皮肤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在玫瑰痤疮的慢性炎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玫瑰痤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彻底治愈较为困难。玫瑰痤疮在发病时面部皮损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得治疗玫瑰痤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临床上玫瑰痤疮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但其治疗没有标准化方案,且疗效都不甚令人满意。射频(Radiofrequency,RF)是一种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的电磁波,3Deep多极相控射频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光电治疗仪器,能够多个射频源同时发射能量。我们前期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射频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玫瑰痤疮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状。此外,国外少量研究同样发现,射频治疗在缓解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的病情上,能够取得的较好的治疗效果。射频作为一种光电治疗的方式,没有口服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引发体内菌群失调的缺点,也没有其他光电治疗方式引发面部色素沉着等缺点,因此具有可以长期进行治疗的优势。射频在治疗玫瑰痤疮上初步展示出了潜在的价值和趋势,但射频治疗玫瑰痤疮的具体作用靶点和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成功建立玫瑰痤疮小鼠疾病模型,并且给予玫瑰痤疮小鼠射频治疗干预,观察射频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通过多方位研究,明确射频对LL-37诱导的玫瑰痤疮小鼠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对皮肤炎性因子及炎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射频治疗玫瑰痤疮的机制,为玫瑰痤疮的新的治疗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向小鼠背部皮肤皮内注射抗菌肽LL-37(LL-37造模组),构建玫瑰痤疮小鼠疾病模型,与皮内注射PBS的对照组(PBS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抗菌肽LL-37诱导的小鼠皮肤玫瑰痤疮样红斑表型,并通过皮肤病理学变化和炎症反应评估该模型与临床玫瑰痤疮的一致性。2、在玫瑰痤疮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将小鼠分为4组,分别给予PBS缓冲液皮内注射(PBS对照组)、PBS缓冲液皮内注射加射频治疗(PBS+RF治疗组)、LL-37皮内注射造模(LL-37造模组)、LL-37皮内注射造模加射频治疗(LL-37造模RF治疗组),观察射频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包括红斑面积和红斑程度评分、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评估CD4、CD31阳性情况及实时定量PCR来测定各组IL-1β、IL-6、TNF-α、MMP-9、IFN-γ、STAT1、CCR5、STAT3、IL-20、VEGF、TLR-2、c AMP、KLK-5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1、与PBS对照组相比,LL-37模型组的小鼠背部注射区皮肤可以观察到明显且边缘清晰的红斑、水肿及炎症的情况;组织病理显示皮肤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肥大细胞浸润增多、CD4+T细胞浸润增多、CD31+毛细血管数量增多;RT-q PCR结果显示,造模小鼠皮损的玫瑰痤疮发病发病机制通路关键因子(TLR-2、c AMP、KLK-5)、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肥大细胞相关因子(MMP-9)、CD4+T细胞相关因子(IFN-γ、STAT1、CCR5、STAT3)及微血管增生指标(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升高。2、与未接受RF治疗的LL-37模型组相比,经过射频治疗后的LL-37模型RF治疗组的小鼠背部注射区红斑及炎症程度减轻,红斑程度及红斑面积显著降低;其次,皮损处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RF治疗后皮肤炎症程度明显减轻,浸润的细胞计数(包括肥大细胞、CD4+T细胞)及毛细血管计数显著降低;最后,MMP-9、VEGF、IFN-γ、STAT1、STAT3、CCR5、IL-20、TLR-2、c AMP、KLK-5、IL-1β、IL-6、TNF-α的m RNA相对表达量也在治疗后显著下降。研究结论1、LL-37皮内注射构建的玫瑰痤疮动物模型符合玫瑰痤疮的特征,与人类玫瑰痤疮的皮损病理改变及炎性特征基本类似,是进行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较为可靠的动物模型。2、射频治疗可减轻LL-37诱导的小鼠玫瑰痤疮样皮损中皮肤组织的红斑、水肿及炎症程度,降低皮肤组织的肥大细胞和CD4+T细胞浸润以及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程度。提示射频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了TLR-2/KLK-5/c AMP的炎症通路来起到抗炎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