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失声话语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从语言角度,特别是从批判话语角度探询能更好地引导广大农民工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生存状态,更理性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人性的,善意,和透明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农村和城市更好地和谐共存的一种大众话语存在和话语可能。本文选择的研究文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媒体中的报纸话语,由67篇摘自4种杭州流行大众报纸的农民工报道组成,时间跨度大致是从去年的三月至今年的三月,另一部分文本是针对农民工的采访记录,即相对真实的农民工自身话语。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涉及Foucault的话语,知识,力量,Fairclough的话语,题材,隐语,互文,媒体,Baudrillard的符号价值及符号,以及Bakhtin的杂语,Habermas的生活世界等有关理论阐述。通过对所搜集的报纸中有关农民工报道的细致话语分析,我们注意到农民工话语深度,广度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不断地改善,丰富,但同时通过对一篇相对代表性的具体文本的分析,我们也发现被称为的所谓农民工话语不过是由政府主导的,由上至下的,多种权势力量极共同参与制造的话语杂烩。农民工的话语不断地由非农民工制造,传播,利用,消费,而作为话语的主体,农民工本身却被拒之门外。什么是农民工真正的话语,什么是被媒体掩盖的部分,农民工的失语部分究竟在哪里。通过对另一部分文本的分析,即采访所得的相对真实话语,我们看到的一个鲜活生亮的,有异于强势话语的话语体系,并由此分析揭示出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如何一步步被整个话语链所控制,驯服,即如何被话语驱逐出农村,如何成为金钱话语的绝对无条件温顺的奴隶,城市中的忍耐,艰辛和折磨有如何一点点被话语消解,并赋予合理,以及回归自我,寻找生活的快乐真谛,被纯真的生活世界所抚慰的愿望如何被话语压抑,抛弃,以及血淋淋地无情撕碎。尽管农民工的自身话语遭受城市话语的不断冲击,污染,或殖民,我们仍然在那部分在媒体话语中被广泛压抑的农民工自己所表述的直觉的无意识的话语中发现一块柔软,本真的心灵净土,一种对曾经的,透明的,自在的生活世界的渴求,并且由农民工心灵深处流露出的对部分细节的自然叙述,这种生活世界所成就的工作与生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得到进一步的阐释。最后,本文观点浓缩成一种尝试性假设:提高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可能出路,从话语和批判话语的角度,就是让那部分‘失语’重新被听到,构建新的话语体系。
其他文献
作为衔接类型之一的连接手段,旨在通过两个语段之间的关系来预示另一个语段的存在,从而建立起语段之间的衔接关系。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是各种连接标记,连接标记是语篇中的“
高安(灰埠)方言与属于赣语宜浏片的樟树音系接近。灰埠方言的轻声有高、中、低三种调值;轻声调值有的与本字单字调有关,有的与前字单字调有关,有的与本字或前字的单字调均无
本文从语用调节论的角度对白族语言中语尾助词现象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霍永寿语用调节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来调节其社会行为,从而使人类生活在社会行为层面保持最佳和谐状态。
隐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日常会话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使用隐喻。对隐喻的研究,在西方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以往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秦可卿之死辨邹少雄从《红楼梦》的整体艺术构思来看,“秦可卿之死”在小说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而且还为《红楼梦》的悲剧定下了基调。
语序类型学越来越受到中国语言学界重视,采用这种方法研究我国语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羌语的语序类型研究更是如此。本文以语序类型学为主要方法,结合社
长期以来,音韵学界对《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简称《增韵》)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尚无一部综合研究的论著问世。《增韵》在音韵学、汉语语音史方面做出的贡献,对后世
<正> 作为一种微型戏剧,戏剧小品从培养演员素质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登上大雅之堂,其历史仅十余年而已。作为一种文体进入写作教学领域,只是近几年的事。除戏剧院校外,高等
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若想生存,就必须有译文。翻译复活了原文,原文靠译文而获重生。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文本具有的一个属性,同时进入并影响对文本的阐释。不确定性是一种多元决
本文所描述的的对象是湖南省洞口县的赣方言音韵。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扼要地介绍了洞口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民族姓氏以及全县赣方言状况。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