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仅为现实存在的世界,也为精神世界提供显性介质。文化通过语言形式代代相传,语言反映文化,同时文化又深刻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这样紧密的关系,二十世纪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发展起来,这就是语言文化学。先例现象是这门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它体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先例现象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在俄罗斯对先例现象的系统研究始于1986年著名的心理学家卡拉乌洛夫在第六届俄语语言与文学国际教师大会上所做的题为《先例文本在语言个性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一文。对先例文本这一概念的讨论引起了众多学者极大的兴趣,其中包括克拉斯内赫、库德科夫、扎哈连科等。他们明确并发展了先例文本这一概念,继先例文本之后又提出一系列术语,其中包括先例话语、先例名、先例情景及狭义的先例文本。先例话语这一术语首先是由科斯托马罗夫和布尔维科娃二人在1994年完成的《文本是如何成为先例性的》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先例话语是文本简化的产物。克拉斯内赫认为:“先例话语是言语思维活动的复现产物,最终的自足单位,该单位可以是述谓的,也可以是非述谓的”。先例话语不止一次地在语言载体的言语中复现。由于先例话语具有称名及语用功能,因此经常在报刊标题及口语中使用。在报刊标题中使用先例话语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成为有效吸引读者注意力并活跃读者思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口语中正确使用先例话语能够提高话语的情感表现力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语言载体的语言个性。中国对外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教师注重教授基础语言知识,例如语音、语法、国情概况等,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并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还有许多深层的文化的、认知的、民族的因素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先例话语相关理论纳入对外教学,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本论文作者试图从中国对外俄语教学的角度对先例话语进行研究。第一章对心智事实单位和先例现象进行理论阐述,讨论先例现象和定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作者详细阐释先例话语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报刊标题及口语中的使用。第三章主要描述对外俄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中先例话语的作用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