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在改良过程中冠层不同部位各器官氮含量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的25个栽培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开花盛期(R2期)、结荚盛期(R4期)和鼓粒盛期(R6期),测定了冠层上、中、下部各器官的全氮含量以及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硝酸还原酶(NR)氮代谢的关键酶活性,并系统的分析了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各生育时期冠层上、中、下部氮素含量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育成年代的关系,进而在理论上丰富了大豆氮代谢生理的基本内容,为高固氮效率大豆品种的筛选和栽培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2至R6期,大豆品种冠层上、中、下部叶片、茎柄和豆荚各器官中的氮含量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明显提高了大豆植株中各器官的氮含量;在各时期,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和茎柄的氮含量变化规律为上部>中部>下部;而荚氮含量在R4期至R6时期表现出中部>上部>下部的变化规律。2、R2期大豆冠层上、中、下部叶片GS活性和GDH活性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4和R6期冠层各部位叶片GS活性与育成年代相关不显著,上部叶片GDH活性在R4和R6期与育成年代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中部和下部叶片GDH活性与育成年代则呈正相关关系;大豆冠层上、中、下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R2至R6期均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变化规律,且在各个时期,冠层各部分叶片NR活性与育成年代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大豆遗传育种的改良提高了叶片冠层各部分的NR活性。3、大豆冠层上、中、下部叶片GS活性在R2期与叶片的氮含量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R4和R6期两者相关性不显著,说明相较R4和R6时期,R2期叶片冠层各部位叶片GS活性与氮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大豆冠层中、下部叶片GDH活性在R2至R6期与叶片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冠层上部叶片GDH活性在R4和R6期与全氮含量没有相关关系,说明相对于嫩叶,成熟叶及老叶的GDH活性与其氮含量的关系较大。大豆冠层各部位叶片NR活性在R2至R6期与叶片氮含量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提高NR活性有利于叶片氮含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