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他整个科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古典经济学的工资理论进行批判和继承后,在剩余价值论和劳动力价值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的科学的工资理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科学的将劳动和劳动力两个概念区别开来,系统论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追求和对资本积累的本质,一针见血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所体现出的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本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越发显得历久弥新,为我国研究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资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宗旨就是在作者自身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及层次上,对主要的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介绍以及简析,然后论述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家工资理论的批判与继承,最后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做出总结并论述其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内容结构上共分为四个章节,从总体上按照工资理论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即以时代的纵向发展对不同时期的工资理论学家的观点进行论述,并以各章节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时期工资理论之间的联系为横向线索,对不同时期工资理论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这样,使本文在结构上呈现出以纵为主,纵横结合的行文特征。本文从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作为开篇,首先对配第的最低生活维持费用论、重农学派的最低工资论和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做了系统的整理和介绍,然后又对亚当·斯密的最低工资论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接下来论述了马克思对上述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所进行的批判与继承,最后总结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并探讨了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具体章节主要有以下四个:第一章是对古典经济学中工资理论整理。从工资做为人们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主要方式和人类生存的手段及发展的基础,引出配第、魁奈、杜尔阁和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阐述了他们对最低工资理论的研究成果。接着在第一章的第二个部分把亚当·斯密的最低工资论进行论述,整理了他对最低工资理论的发展和继承,论述了他对最低工资的理论观点,并认为斯密尽管对社会中广大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深表同情,但我们并没有在他的《国富论》中找到相应增长劳动者工资的主张或建议,他仅仅在书中明确表示反对学徒法令和济贫法,而没有对工人生活状况的原因进行探索,这是他的理论缺陷。然后在第一章的最后一部分对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进行论述,同时也指出他理论中的不足,尽管穆勒的工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的工资基金理论还是无法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现实,因此也只是做为一种关于经济的理论观点保留在经济思想史中,没有对现实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在第二章开始论述马克思对上述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的批判与继承,探讨了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中人的本质及工资的阶级性所进行批判。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工资的本质是由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产生,指出工人阶级辛苦劳动却生活困苦,不断遭受灾难和贫穷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贪婪追求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分化,使工人阶级生活在被压迫、被剥削的状态之下,也只有工人阶级得到解放,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以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救工人阶级。第三章的第一部分进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把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建立、发展以及最终的完成进行了整理,论述了马克思从开始接受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到逐步批判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并最终在剩余价值论和劳动力价值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了科学的工资理论。第四章探讨了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并且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资问题进行客观科学的批判,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工资理论。尽管我国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不同,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现况,研究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工资的理论,在完善我国发展新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我国现阶段的分配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经济领域和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取得的成绩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距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工资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很多,比如工资改革未能与时俱进,国内人均收入差距过大,城乡、行业工资差距悬殊等。这些工资问题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拦路虎,我们需要继续研究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并在工资理论的指导下改革完善我国的工资制度,早是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