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总黄酮联合星型胶质细胞促进氧化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脊髓损伤往往会引起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神经功能被破坏,感觉和运动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截瘫或四肢瘫痪[1]。脊髓损伤按照病理进程一般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脊髓损伤往往是由外因或内因直接作用于脊髓引起的机械损伤,一经出现则无法挽回。急性脊髓损伤后,由炎症反应、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等介导的瀑布放大式组织自毁级联反应称为继发性损伤,会导致损伤区域扩大使瘫痪扩展到更高节段,其损毁度远远大于原发性脊髓损伤。当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甲基泼尼松龙、神经节苷酯等,但这些临床药物用存在药时间长、长期疗效不显著、缺乏安全性、患者依从性差等弊端,寻找安全高效的药物已尤为迫切[2]。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广西道地药材广山楂的主要成分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大鼠受损段脊髓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减少大鼠脊髓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神经细胞内质网的肿胀,降低脊髓空洞率[3-4]。而从体外层面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受损脊髓神经元修复的研究国内外几乎没有。而脊髓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被大量激活并调控脊髓神经元的微环境,在调控脊髓神经的修复与再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因此,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山楂叶总黄酮联合星型胶质细胞调控受损脊髓神经元的微环境、促进脊髓神经元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1.解剖新生大鼠分离脊髓神经元并利用不含血清Neurosouls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用β-Tubulin3免疫荧光染色对脊髓神经元进行鉴定。2.取体外培养7d的脊髓神经元,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干预不同时间,MTT检测脊髓神经元的存活率,从而构建合适的脊髓神经元氧化损伤模型。3.通过MTT法评估山楂叶总黄酮对脊髓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毒性。4.通过Transwell小室构建脊髓神经元与星型胶质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将脊髓神经元分为5组,Con组(脊髓神经元不经过任何处理);Hurt组(200μM H2O2处理脊髓神经元24h);Astrocyte组(脊髓神经元加入H2O2处理24h后,通过transwell小室与AS建立共培养);Direct drug组(脊髓神经元经H2O2处理24h后,加入125μg/m L的TFHL处理24h);Co-culture组(脊髓神经元加入H2O2处理24h后,通过transwell小室与AS建立共培养,同时加入125μg/m L的TFHL处理24h)。5.MTT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活性。6.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变化。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变化。8.电镜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自噬囊泡变化。9.ROS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活性氧变化。10.MDC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脊髓神经元的自噬体形成的情况。11.免疫印迹和PCR检测不同处理方式下星型胶质细胞的炎性因子和炎性通路NF-k B上的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脊髓神经元细胞阳性率﹥90%,体外神经元分离培养成功。2.MTT检测发现,当H2O2浓度小于等于100μM时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但随浓度的增大(>400μM),细胞活性明显下降。浓度为200μM的H2O2作用24h带来的氧化应激损伤效果明显优于12h,所以本实验以浓度为200μM的H2O2处理脊髓神经元24h为理想模型条件。3.MTT细胞毒性实验发现,山楂叶总黄酮的剂量浓度只要小于125μg/ml这个剂量就不会对脊髓神经元产生细胞毒性作用。4.与Hurt组相比,Co-culture组细胞存活率为68.21%,明显高于Hurt组。5.形态学观察发现,Hurt组脊髓神经元胞体皱缩,突起消失,细胞大量死亡。Co-culture组较Hurt组脊髓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形态完整,突起较多。6.免疫荧光发现,与Hurt组相比,Co-culture组细胞骨架完整,微管蛋白Map-2含量明显增高。7.MDC染色发现,对比Hurt组,Co-culture组细胞自噬囊泡数量明显增加。8.ROS染色发现,与Hurt组相比,Co-culture组活性氧的含量明显减少。9.电镜观察发现,与Hurt组相比,Co-culture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10.PCR发现,对比Hurt组,Drug组促炎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抑炎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11.WB结果同样证实了对比Hurt组,Drug组促炎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抑炎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12.对比Hurt组,Drug组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1.山楂叶总黄酮能够联合星型胶质细胞促进氧化损伤的脊髓神经元修复。2.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抑制星型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脊髓神经元的微环境,从而抑制脊髓神经元的氧化损伤,最终达到促进脊髓神经元的自噬和修复。3.山楂叶总黄酮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的治疗继发性脊髓损伤的药物,并可能用于脊髓损伤后的营养干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NK/T-LAHS)的临床特点、诊治策略及疗效,提高对NK/T-LAHS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NK/T-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16例NK/T-LAH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年龄介于19-62岁,中位年龄36.5岁。13例患者肿瘤原发部位为上
目的:比较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中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ATAbs)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加深对NMOSD发病机制的理解并探讨甲状腺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
研究目的以去氧皮质酮(DOCA)诱导的慢性心衰大鼠模型为实验动物,对比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大鼠血清VEGF、TNF-α水平的影响差异及其机制的探讨。研究方法将10周龄的SD雄性大鼠(体质量260~290 g)一共是48只,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三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及空白组,每组各16只,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D大鼠均通过盐负荷法制作成慢性心衰模型。盐负荷法是通过给实验动物喂食去氧皮质
目的:1,8-萘酰亚胺是一类以1,8-萘二甲酸酐和伯胺反应合成的多环胺类化合物。最早由Brana等人设计合成,作为一种潜在且有效的抗癌药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例如代表药物氨萘菲特(amonafide)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进入临床试验,但后来由于严重副作用而终止试验,但这依然为抗肿瘤药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咔唑是一类三环杂芳族生物碱,是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关键结构。其生物活性广泛,衍生物
目的颞叶癫痫是成人癫痫患者中最常见的局灶性类型。大量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疾病早期的警觉功能异常和严重的执行功能障碍,但颞叶癫痫合并认知功能受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于神经影像的研究发现,前扣带回参加警觉功能加工,额中回参加执行功能的加工。因此本研究利用行为学测试融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种子点功能连接方法,分别挑选所有被试前扣带回中心坐标区域和额中回中心坐标区域作为关键节点,即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右房室形态结构及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比较各项右心室功能指标在评估ASD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右心室功能改变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由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皮ASD介入封堵术的患者54例,同期健康对照组39例,收集两组人员临床基本资料,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获取ASD患者术前
研究背景颅骨缺损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由交通事故、暴力外伤、开放性颅内肿瘤手术及高处坠落伤等原因造成。尽管颅骨具有一定的自我愈合能力,但在超过临界值的大面积颅骨缺损中,仅依靠颅骨的自愈能力其缺损部位是很难完全修复的,常需人为的干预才能愈合。大面积颅骨缺损常常伴有颅脑损伤,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伴有颅脑损伤的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在颅骨缺损中,颅脑损伤容易继发脑出
目的:对比分析EUS-FNA获取的标本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其诊断效能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同一内镜医师完成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病例96例的临床资料,全部EUS-FNA术后标本都送检了细胞学+组织学的检查。其中细胞学方法包括传统细胞涂片、液基细胞学和快速现场评价(ROSE),组织学检查方法包括组织条和细胞块。对比患者最终诊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水平,探讨其与冠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关系,为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且已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共75例。其中38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设为冠心病组(n=38),诊断为非冠心病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n=37)。入院后第二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常规
目的:采用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肝血管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着重探讨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2017年门诊及体检中心诊断肝血管瘤病例,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诊断肝血管瘤住院病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按照术后并发症分级分组进行探讨,讨论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在门诊52666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