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系统归纳与总结姚新苗教授在骨伤科领域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②探讨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形成、溯源及理论内涵,深入挖掘姚新苗教授以此学术思想为指导的临床防治经验。③观察运用姚新苗教授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中医综合技术优势的具体体现。④在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地分析了目前的股骨颈骨折的闭合复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针对股骨颈骨折的闭合复位技术展开创新研究,通过改变手术体位、设计全新的术中牵引设备,进行复位技术的革新。方法①通过对姚新苗教授著作、论文的研究,聆听教诲,并对典型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对其临证思路、辨证规律深入探究,系统地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②在大量检索古今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学习骨伤科各家学说、当今学术流派在“理筋正骨”、“筋骨关系”、“功能锻炼”等方面的观点,紧密结合实际的临床诊治经验,对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历史渊源以及理论内涵进行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归纳与总结,③收集本院55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采用姚新苗教授中医综合技术进行治疗,B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针灸物理疗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干预1-2个疗程。其中姚新苗教授中医综合技术包括“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理筋手法、健康宣教及颈椎操,对脊柱姿势及姿势调整、颈椎操及训练的要点都有具体的要求,采用JOA、NDI、VAS三个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开始后1个月及治疗开始后6个月进行评价。④为了克服目前利用骨科手术牵引床进行股骨颈骨折复位所存在的术中调整困难、需借助人力进行解除骨折端“嵌插”的手法操作且复位效果难于长时间维持等实际复位的难点,结合股骨颈解剖特点,选择仰卧位患侧髋蛙式位,使得颈干平面与地面基本垂直,再利用下肢肢体的重力并辅以电磁力进行牵引,发挥电磁力可以通过调整经过线圈的电流进而快速、方便调整牵引力大小的特点,从而形成一个向下的、稳定的、大小可控的牵引力,结合股骨干纵轴的股骨髁上骨牵引,形成合力,再通过术中“C”型臂透视,调整牵引的力量及方向,就可以形成有效且平稳的股骨颈的轴向牵拉。设计出了全新的股骨颈移位型骨折患者的术中牵引复位计划。结果①姚新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集中体现在:注重理论探讨,强调中医思辨能力;重视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升科学理念;科学与经验相结合,求因论治;以针刀技术、中药为核心,强调中医综合治疗;练功导引治未病——古今相融、中西交融;树立中医骨伤疾病的筋骨平衡观;继承与发扬,积极创新等七个方面。不仅有理论的创新,在“肝主筋”理论框架下,传承了“从肝论治”、“从风论治”的学术思想。②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的学术思想是基于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对脊柱常见病症、肩凝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折脱位、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理论源于《内经》,又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筋伤学说、中医导引、中医整脊等密切相关,更重要的还融入了现代康复医学中关于骨骼肌生理、病理的相关认识,将康复训练、中医导引、功能锻炼等对“筋”的干预手段纳入到“理筋”的范畴当中,是中医整体观、阴阳学说、辨证论治、“治未病”、“筋骨动态平衡”等理论框架下防治理念的升华,是理论层面的创新,将对骨伤科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③姚新苗教授的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JOA、NDI及VAS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是时间的推移,疗效并未有明显下降。④针对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闭合复位技术,在“理筋为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创新研究,是对正骨手法中“拔伸牵引”认识的延伸。相关复位技术已设计成功,相关牵引设备及辅助装置已申报了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将之命名为“一种混合式的下肢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辅助装置”,已进入专利审查阶段。通过术中快捷、方便地调整手术体位,调整牵引股骨干纵轴与“颈干平面”上的牵引力的大小得以实现对股骨颈纵轴的有效且平稳的牵引,这将有助于提高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复位质量。具体设备实物已在设计制造中,有望在近期应用于临床,并展开后续的深入研究,这将对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可使得手术操作程序化,易于形成新的行业操作规范。结论①姚新苗教授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学术颇有创新,已形成了相对缜密的诊疗思维,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值得传承与推广。②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的学术思想是中医整体观、阴阳学说、辨证论治、“治未病”、“筋骨动态平衡”等理论框架下防治理念的升华,是重要的理论创新。③姚新苗教授的中医综合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能有效的改善颈椎JOA、NDI及VAS评分,疗效优于牵引针灸结合理疗等常规治疗。④在姚新苗教授“理筋为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针对股骨颈骨折术中闭合复位技术的改进,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说明了该理论是创新动力的源泉,且具有着较普遍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