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两部情景喜剧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解读二者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进行分析。父母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对子女教育、抚养中,为了将子女培养成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而在子女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子女实施相应的教养策略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分为外显要素和内隐要素两大类,其中外显要素包括父母教养行为的主体、父母教养行为的引发事件、目的、结果、教养策略、性质和成果,内隐要素包括教养期望、关系定位和对子女的认知。将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的相关要素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教养策略方面:两国父母在子女学习成绩、兴趣意愿、犯错违规、善举成就、同伴冲突行为背景下时,教养策略不尽相同,而面对子女的困扰困境时,两国父母表现相似,均以启发引导法来教养;(2)教养结果方面:中国家庭的达到结果略低于美国家庭;(3)教养性质方面:中国父母的负向情感多于美国父母,中性情感低于美国父母;(4)教养主体方面: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的主体都不存在角色缺失现象;(5)教养成果——子女行为方面:子女行为是指子女由一定的行为背景刺激产生相应的目的和动机,并选择合适的行为表现方式来实现此目的和动机的过程,子女在诸多的行为背景下行为表现方式有着相异之处;(6)教养期待方面:中国父母期望子女在学业上力争优异,在成就上能成为“人上人”,注重对子女听话顺从和和睦宽容品质的培养,美国父母则希望子女在学业上尽力就好,成为“人中人”,注重对子女独立自主、尊重他人品质的培养;(7)关系定位方面:中国父母较美国父母较多地表现为对子女的不尊重信任、过度保护、教养不一致;(8)对子女的认知方面:中国父母偏向于对子女的定式和主观认知,美国父母偏向于对子女发展和客观认知。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反观现实中的父母教养行为,给予相应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