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8月,12月-2010年1月,2010年7月-8月期间,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内,采用样线法对岩羊的人为干扰下反应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记录了面对人为干扰的3种反应,并测量了反应距离和相关的岩羊群体和生境的因子(群大小、群类型、性别、生境类型、头方向、可视度、距公路距离、垂直角度等),结果表明:1.冬季,对于警戒反应行为,小群(群内个体数≤3头,n=124)出现警戒反应行为的距离显著地大于大群(群内个体数>3头,72=57)(Z=2.165,P=0.036)。对逃跑反应行为,当群内个体数分为≤5头和>5头时,小群的逃跑行为反应的距离显著大于大群的逃跑反应距离(Z=2.003,P=0.045)。而无反应行为在不同的群大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不同的群类型间无反应行为无显著差异(Z=0.775,P=0.443;Z=0.427,P=0.669;Z=0.716,P=0.474)。在警戒行为中,雄性群的反应距离显著大于雌性群的反应距离(Z=2.746,P=0.006),也显著大于混合群的反应距离(Z=3.589,P<0.001),而其它群类型间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在逃跑反应中,雌性群的反应距离显著大于混合群的反应距离(Z=2.376,P=0.017),而其它群类型间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而在混合群内部,无反应行为下的雌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t=0.014,P=0.671),警戒行为下雌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t=0.014,P=0.989),逃跑反应行为距离在雌雄之间无显著差异(Z=0.078,P=0.938)夏季,对于无反应行为,小群(群内个体≤2头,n=145)(t=-3.050,P=0.003)的反应距离显著小于大群(群内个体>2头,n=167)的反应距离。对于警戒反应行为,小群(群内个体数≤4头,n=178)出现警戒反应行为的距离显著地小于大群(群内个体数>4头,n=72)(t=.2.377,P=0.019)。对逃跑反应行为,在不同的群大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群类型中,在警戒行为反应距离有显著差异(F=3.091,P=0.047),雄性群的反应距离显著小于混合群的反应距离(P=0.041),其它群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雌幼群和雄性群P=0.286,雌幼群和混合群P=0.314)。在逃跑反应距离中,群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F=3.167,P=0.043),但是多重分析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雌幼群和雄性群P=0.057,雌幼群和混合群P=1.000,雄性群和混合群P=0.097),混合群内部无反应行为下的雌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t=0.112,p=0.911),警戒行为下雌雄反应距离无显著差异(t=0.06,P=0.128),逃跑反应行为距离在雌雄之间有显著差异,雌性个体的反应距离比雄性个体远(t=2.406,P=0.018)2.贺兰山岩羊夏季无反应行为、警戒行为和逃跑行为的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干扰源类型、生境类型、头的方向、性别和距公路距离这五个变量可以解释56.5%的不同反应发生概率的差异。岩羊个体在公路上产生的反应比在沟里和山崖上产生的反应要强烈,在山崖上的反应最弱。相对于公园内的旅游车,行人使岩羊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岩羊以正面的姿态面对干扰源的时候,表现更为警觉,反应也更为强烈,其次是侧面,最弱反应表现在背面的姿势。性别在反应发生比的差异仅表现在逃跑反应的发生比,雌性比雄性反应更为强烈。随着岩羊距公路距离变远,警戒反应和逃跑反应的发生比下降。3.冬夏各反应差异显著(无反应行为z=-17.057,P=0.000,警戒反应行为,t=-17.099,P=0.000逃跑反应行为,Z=-17.429,P=0.000)。且冬季各反应明显大于夏季的各反应距离,几乎是夏季反应距离的2-3倍。夏季,无反应行为、警戒行为、逃跑行为个体的可视度分别是88%,83%,82%,冬季无反应行为、警戒行为、逃跑行为个体的平均可视度分别是94%,94%,92%,冬季岩羊个体的可视度明显大于夏季岩羊个体的平均可视度(Z=-5.79 P=0.000,Z=.6.268 P=0.000,Z=-7.073.P=0.000)。Spearman相关关系显示,岩羊3种反应距离和可视度的相关关系很弱,无反应行为距离和无反应时的可视度的相关系数为0.248(P<0.01),警戒距离和警戒时可视度的相关关系为0.214(P<0.01),逃跑反应距离和逃跑时的可视度的相关系数是0.209(P<0.01)。夏季的游客量显著多于冬季的游客量,而夏季岩羊各反应行为的距离却显著小于冬季各反应行为距离,显示出夏季岩羊对人为干扰较强的忍受力。其它可能影响贺兰山岩羊冬夏反应距离差异的原因如生境中食物质量和不同的生物节律等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