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关汉卿研究的现代化,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伴随着中国学术现代化行进的,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本文从纵横两个角度勾勒“关学”的现代化进程。从纵向的角度看,以五四、建国、改革为分水岭将20世纪关汉卿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笔者从学术观念、研究方法、学术成果三个方面勾勒“关学”的现代化进程。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是“关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第一代“关学”研究者接受了进化论的文学观念,运用传统考据学和西方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对关汉卿进行研究,推动了“关学”的现代转型。第二阶段是从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这是现代“关学”的确立阶段。第二代“关学”研究者在建立现代学术的自觉意识的指导下,在“整理国故”思潮余风的影响下,完成了“关学”的现代转型,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关学”的现代学术体系。第三阶段是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这是现代“关学”的单一发展阶段。第三代“关学”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考据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相结合,在“关学”的史实考辨和文学研究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全确立了“关学”的现代研究格局。第四阶段从70年代末到20世纪末,这是“关学”的多元发展阶段。新一代“关学”研究者在反思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将考据学和考古学、语言学、民俗学相结合,除了继续运用经过“淘洗”后的唯物史观方法之外,还借鉴文化学、美学、比较研究的方法,拓展了研究领域,更新了研究方法,推动了“关学”的现代化。 对“关学”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纵向考察之后,笔者又从横向视角来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关学”。笔者从每一个阶段选取若干“关学”名家,通过深入分析他们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与学术成果来概括每一阶段“关学”特点。在第一阶段,现代曲学的开山鼻祖王国维和旧曲学的终结者吴梅,既继承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又吸收外来的学术观念,“关学”在继承与创新中开始了现代转型。在第二阶段,以郑振铎为代表的第二代研究者肩负建立现代学术的使命,同时受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