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干扰素α(IFN-α)抗HBV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实验拟探讨IFIT家族蛋白在IFN-α抗HBV复制中的作用,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完善IFN-α抗HBV复制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收集HBV感染者全血及相对应的血清标本(72例),同时,收集与HBV感染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50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与HBeAg,速率法检测ALT和AST,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IT家族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IFIT3与HBV感染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瞬时干扰IFIT的小干扰RNA(siRNA),同时构建IFIT3过表达载体,敲减或过表达HuH7细胞中IFIT3,并加入IFN-α,观察HBV的复制情况和抗病毒蛋白PKR、OAS1、MxA的表达水平,探讨IFIT3促进IFN-α抗HBV作用的机制。Westren-Blot技术检测敲减IFIT3后HuH7细胞STATs的磷酸化水平,探讨IFIT3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结果】本实验所选病例的年龄、性别无组间差异。IFIT家族蛋白在HBV感染者PBMC中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HBV感染者PBMC中的IFIT1、IFIT3和IFIT5表达量与血清中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009、P=0.0003、P=0.0184),其中IFIT1、IFIT3与HBV DNA具有较高相关性(R=0.3867、R=0.4206);HBV DNA>6 log10IU/ml的患者IFIT家族分子的表达量更高。IFIT家族蛋白与ALT、AST、HBsAg、HBeAg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体外应用IFN-α刺激PBMC和HuH7细胞可诱导细胞内IFIT家族蛋白表达,其中IFIT3被诱导的表达量最高。转染HBV质粒可诱导HuH7细胞IFIT家族蛋白的表达升高,用含有HBV的HepG2.2.15的培养上清液刺激PBMC亦可诱导IFIT家族蛋白表达升高,但HBV感染者血清刺激PBMC使IFIT家族蛋白表达降低。在加入IFN-α的情况下,敲减IFIT3的HuH7细胞上清液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高于未敲减IFIT3的细胞,同时干扰素信号通路下游抗病毒蛋白PKR、OAS和MxA表达降低,表明细胞清除病毒能力减弱;而过表达IFIT3使上清液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干扰素信号通路下游抗病毒蛋白PKR、OAS和MxA表达升高,证实IFIT3可促进IFN-α清除HBV;敲减IFIT3的HuH7细胞STAT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被抑制。因此,IFIT3作为干扰素α刺激蛋白在IFN-α抗HBV作用中发挥正调控作用。【结论】IFIT家族蛋白表达水平在HBV感染者中升高,并与体内HB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干扰素α主要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STAT2的磷酸化进而上调下游抗病毒蛋白表达而发挥抗HBV作用,IFIT3作为干扰素效应分子正向调控该信号通路,从而增强干扰素α的抗HBV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