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其他文献
当人类即将结束20世纪的征程,奔向新世纪的门坎时,中国,这个世界上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全球经济竞争力第13位的名次创造了近代经济史上又一个奇迹。经济竞争力反映了
证明了张玉忠,周厚春文中的一个猜想,设T为n个点的树,则T的几何反比度Rc(T)≤1/2(n+2√2-3),n≥3,且对于特殊情形,得到比猜想更好的结果,从而说明春猜想对于树是成立的。
【正】 尽客经济在不断发展,尽管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舆论却仍在关注那说了很久也总是说不清的话题——物价。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物价,实在涨得太快了 近几年,
2018年8月中下旬,一场寿光水灾问题引发各界的关注,议论主要集中于此次水灾究竟是人祸,还是天灾,以及在预警和治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借此案例研究涉农
讨论了无f-因子图的结构性质及已知的保证图有f-因子的最小度与独立集条件之间的关系。
专家认为,国内粮价指数每增加10%,就可多产粮2.5%:如果粮价指数年增长率在8%以内,政府就不应对市场进行干预;但粮价过分增加,又会破坏国家粮食储备。
给出了Lienard方程的原点为全局中心和非全局中心的两个新的判别定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本文意在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京西古道这一文化线路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对京西古道的空间结构特征、文化功能的阐释已较全面,妙峰山香道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目前对于京西古
研究了照射光源、催化剂种类对水中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分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远紫外光能够光分解马拉硫磷,若用波长大于360nm的光作为动力,在有TiO_2和氧存在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