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股权分置改革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双重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司治理效率直接影响到公司绩效,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必将最终影响到公司绩效。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特殊企业,其股权结构的有效性对其最终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股权分置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股改使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公司治理更加有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重要影响。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国有股的减持,流通股的增加,国家绝对控股的上市商业银行也正在逐渐减少,这些都说明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正在逐渐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正在逐渐与发达国家科学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方式靠拢。但是,“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也必将成为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不论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那么,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究竟有哪些影响,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结论。对于该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采取我国上市时间较早的深发展、浦发、民生、华夏、招商和兴业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09年的41份年报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本文具体的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进行说明和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评述。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做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经营成果的好坏对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银行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其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效率,并通过公司治理这个桥梁最终影响到银行的绩效。那么,我国目前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是怎样的,目前的股权结构又存在着哪些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原因可能是我们的国情不同,选取的样本差异也较大造成的。第二章主要是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首先阐述了股权结构的涵义和分类。我国股权结构的分类一般是从两方面来划分的:一是从股权集中度方面来划分。主要有以德日为代表的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以英美为代表的高度分散型股权结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二是从股权构成方面来划分的,该种划分方法是我国特有的分类方法。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三种。接着分析了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三章主要是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绩效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分析法。首先分析的是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现状。文章采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年底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特征。从股权集中度方面看,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国14家上市的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均值为30.72%,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66.01%,得出了我国目前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特征。从股权构成方面来看,国家股的比例较小,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均值只有9.8%,流通股比例较大,均值已达到74.89%,最大值已是100%。但是从前十大股东中国有法人股的占比情况来看,国家股权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接着是对样本银行的绩效现状进行分析。对银行绩效的衡量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一般是采用财务指标来分析。本文即是选取一些对银行绩效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仍然实现了银行资产规模在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质量的协调平衡的结论。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内容为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在实证部分,本文对绩效的计量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以盈利能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三大指标九个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第二节中关于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以上市商业银行绩效B为被解释变量,股权结构为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股权的相对集中并没有像理论分析的那样有利于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提高。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和赫芬达尔指数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是负相关关系。(2)股权制衡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来说,前十大股东中国有法人股占很大比例,前十大股东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关系,而且银行股东间具有很浓的行政性,因此使得股东之间更难以形成良性的制衡作用。(3)国家股和法人股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有负影响。流通股与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流通股比例还比较低,中小投资者“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都无法影响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可实现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股份的全流通可以实现外部较为有效的监督,并会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而更加有效。本文采取的样本银行的流通股比例较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流通股有利于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提高的结论,与我们的理论分析一致。第五章主要是总结了第四章分析的结论并提出如下建议:(1)引进外部法人股东,发挥股权的制衡作用。由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国有性质的股东占比较大,而且股东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形成实际的一股独大,而并没有形成事实上的股权相互制衡。因此需要适当的引入外资法人股,减少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在公司内部形成比较有效的制衡制度。(2)加强法律的完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目前,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国有性质股东占据绝对优势的股权结构,造成了大股东掠夺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法律的完善,可使得内部人对小股东的掠夺变得缺乏效率,并随着法律的更加完善和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的逐渐提高,这种掠夺的效率就越来越低,掠夺的数量也就会越来越小(3)降低国有股比例,提高流通股比例。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股与国家股相比,对商业银行的绩效的提高更有促进作用。我国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后一步——大小非的解禁,即将逐渐实现,各个上市商业银行的流通股比例会快速增加。股份的全流通可以实现外部较为有效的监督,并会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而更加有效。由于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流通股比例还比较低,中小投资者“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都无法影响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本文的实证结果也显示流通股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是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流通股的比例,减少国有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