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底,一向被认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中国,却意外地出现了民工短缺即“民工荒”问题。2004年1月广东东莞首次被官方确认民工短缺,“民工荒”已经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形势十分严峻。此后,“民工荒”现象不仅未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并逐渐蔓延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扭曲失衡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民工面对现实的务工环境和待遇的无声抗议以及对公平制度环境的呼唤。“民工荒”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其所暴露出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己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民工荒”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然而在这些众多直接原因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民工荒”现象出现后,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相继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先后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全面剖析,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等基本研究方法。首先对工业化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系统的述评,其次对“民工荒”的基本现状和结构性特征进行了探索,再次对“民工荒”现象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进行了评判,然后从表面原因及深层次因素对“民工荒”的成因进行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当代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市场,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构建和谐健康的劳资关系,完善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等相应对策建议,为解决民工短缺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