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向日葵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维管束病害,在我国各向日葵产区均普遍发生。目前,生产上存在防效差、防治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对黄萎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体系缺乏较深入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采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以及宁夏固原、山西省等地健康的向日葵植物组织,分别从其根、茎等部位分离内生菌株,从而筛选到对向日葵黄萎病有抑制作用且对植株无害的内生生防菌株。结果如下:1.从各地采集的160个样品,共分离到有拮抗效果的菌株132株,其中真菌5株,放线菌3株,细菌124株。通过与向日葵黄萎病菌对峙培养,筛选到XT1-4和GY3-62株拮抗性较强的细菌,其抑菌带宽分别为12.4mm和10.6mm。2.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再结合16S rDNA测序分析,将菌株XT1-4和GY3-6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3.通过对菌株XT1-4和GY3-6的生物学测定,由单因素试验得到其最适合的发酵条件: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32℃培养,初始pH7,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4.通过浸种和灌根两种方法分别对菌株的定殖能力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T1-4和GY3-6在向日葵植株的根、茎和叶等组织内部均有较好的定殖能力,且可以在向日葵体内进行繁殖和在各组织间扩展。5.由生防菌与化学药剂的协同作用实验可知,菌株XT1-4和GY3-6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增强对植物病害的防治能力。6.通过对不同接种方法的试验研究比较发现,叶片涂抹法和蘸根法均能作为室内准确、快速评价向日葵黄萎病的接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