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胃粘膜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慢性炎症病变或萎缩性病变。随着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入,运用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实验通过采用水杨酸钠灌胃,并以自由饮用氨水和饥饱失常相结合的综合造模法建立犬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外,电针穴位足三里、内关、胃俞进行治疗4周。治疗期间通过观察犬体重变化、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胃酸PH值及胃蛋白酶活性,对各组前肢头静脉采血检测部分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判定电针治疗犬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体重10-15kg,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只给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水杨酸钠灌胃,并自由饮用氨水,饥饱失常法建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模型,造模2个月,结果表明,模型犬消瘦,皮毛粗糙,食量减少,倦怠无力,常有稀便或黑便。模型组犬较正常对照组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淋巴细胞(LYM)下降显著(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式磷酸酶(ALP)升高显著(P<0.05);总蛋白(TP)、血清葡萄糖(GLU)下降显著(P<0.05);胃液PH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犬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模型建立后,除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外,电针穴位足三里、内关、胃俞进行治疗4周。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WBC、RBC、HCT、LYM显著升高(P<0.05);AST、ALT、ALP显著下降(P<0.05);TP、GLU显著升高(P<0.05);胃液PH值显著下降(P<0.01),胃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本实验建立的犬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模型,符合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且模型维持时间长,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基础及临床研究。试验所选取的穴位及治疗办法可以明显缓解慢性胃炎症状,为兽医临床治疗犬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