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球舞蹈啦啦操作为舞蹈啦啦操的一个子项目,发源于美国的篮球赛场上,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以及国内“啦啦操进校园”政策的普及,花球舞蹈啦啦操已然作为了一个竞赛项目,为学生及其广大群众的健身娱乐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通过对《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年版)》的分析与对比,阐明新规则下花球舞蹈啦啦操的训练方向和维度变化。本文立足于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花球舞蹈啦啦操队伍中六套较为优秀的成套动作,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花球舞蹈啦啦操理论的相关文献;运用数理统计法,使用EXCEL、SPSS 21.0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探寻新规则前后队伍之间的差异,找出问题所在;运用专家访谈法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论证,针对影响花球舞蹈啦啦操编排问题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最突出的变化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成套动作创编实质的革新:在创编上,更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对教练员和参赛者的可塑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分分内容上,新规则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不再是单一评分标准,强调主客观的结合。2、成套动作评分结构的改动:在2010版啦啦操竞赛规则中分为三种局部评分方式:艺术、完成、难度,而在2014版啦啦操竞赛规则中则变为由每一位裁判对艺术、完成、难度等做出综合性、公平性、合理性的评判。对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3、难度动作评价体系的变化:从2010版本中选择难度系数转换为2014版本中创编难度,将难度分值改入成套的编排分中,不再过分刻意追求高难度高级别、动作,采取定性评价,关注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和整体效果。在对花球舞蹈啦啦操队伍的成套动作编排总结研究如下:1、手持花球表现的手位变化是花球舞蹈啦啦操的基本特征,在32种的基本手位中,选用较多的在15-25种之间,但相互之间组合、交错带来的丰富手位加大了编排的复杂性,但同时增加了舞蹈的观赏性和竞技性。2、流动有序的队形变化同样也是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编排的决胜点之一,队形是在不停的转换之中的,但也要做到有条不紊、自然灵动,不能为了跑队形而手忙脚乱;其次变化速度要迅速、移动路线要流畅;最后变化种类和类型要给人以清晰、美观的视觉感受。3、难度动作在提高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成套动作的观赏性及整体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的难度既要适合参赛者的身体能为和运动水平,也要能够灵活运用于总体人数分布类型和对比节拍,从而提升整体编排的效果。4、音乐速度要与动作相吻合,表现出啦啦操带给人们积极温暖的情绪,展示音乐带来的感染气氛的魅力,但在素材选取和制作质量上要不断提升。5、服装和花球的色彩搭配尽量保持同一色调,也就是说另一种色调为补色,两种颜色的高纯度和强对比是颜色用例中应当注意和禁忌的一项,以起到主辅补充的作用。服装的款式既要展现参赛者的身体线条,也要有利于花球舞蹈啦啦操动作舒展快速和发力制动。花球大小在8-10寸为宜,也要考虑参赛选手的年龄,才能展现花球手位的发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