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意识形态的操控——《鲁宾逊漂流记》两中文译本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航海遇险独自流落荒岛,面临绝境时以惊人的毅力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而取得胜利的故事。这部小说于1719年初版,一问世即风靡全球且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代的读者。小说从初版到现在已出版了几百版,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出版。该书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也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爱。   依据安德列·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改写理论的观点,翻译即对原作进行改写。所谓改写即通过重写或修改使文本适合于不同的用途或情况。如此,不管译者或出版商的意图如何,所有的改写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纵,从而达到服务某特定社会的目的。在他看来翻译不是在平白如真空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并受到特定时期意识形态的操控的。   本文以翻译研究学派文化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较全面的比较分析了笛福的长篇巨著《鲁宾逊漂流记》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下的翻译过程——从译者译本的选择到语言重组,旨在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对翻译活动中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较深入的论证。除开引言及结语,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鲁宾逊漂流记》在中国文学翻译中的译介情况作了全面的和历史性的整理。第二部分详尽地阐述了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意识形态的概念及意识形态与翻译活动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鲁宾逊漂流记》两个中文译本的具体比较,即意识形态对译者译作选择的操控,译者翻译理解过程的操控及译者重组目标语的操控,试图从英汉翻译角度探讨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由此证明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有着隐形的制约作用。   通过比较分析《鲁宾逊漂流记》两中文译本,本文旨在阐明意识形态对该部作品翻译的影响及操控作用,进而得出结论:目的语社会的政治、宗教思想及文化差异等意识形态共同发挥作用,促成了翻译过程中对《鲁宾逊漂流记》的改写。本文在前人对《鲁宾逊漂流记》翻译研究的基础上,从改写理论视角探讨意识形态对该部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非常受大众认可的女作家之一。2007年,莱辛获得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
本文探讨了英汉译时情态句的拆译问题。作为一科翻译技巧,拆译已有很多研究,一般认为拆译的使用是由于英汉句法、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有差异。目前的拆译研究,多是简单罗列例子,并
如今DotA比赛越来越少,DOTA2的各项赛事却是如火如荼。正是因为DOTA2的存在,这个竞技项目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DOTA2的比赛大多是面向全世界的DOTA2战队,世界各地的DOTA2战
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作家、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她极具激情和张力的诗歌、她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小说《钟形罩》在世界文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Chrstina Georgina Rossetti)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诗人和拉裴尔前派的成员之一,她亦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宗教诗人和
在英语学习中,外语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一个弱项。我国的外语教学在训练学生时习惯于将读与写分开训练,忽视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是有研究发现读与写有效的结合更能有效地
在现代,执政者一般会通过公开演讲来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当政府与民众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时,政治演讲在建立和维系两者的友好关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篇论文以卡梅
中外语言学家对隐喻这一话题已经研究多年了。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和语言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新的理论,从此,隐喻被看做是认知的,并且
期刊
西洋参属喜阴性植物,不耐强光,植株幼嫩,抗病力较弱,整个生育期都可以感病。如果栽培管理不当,植株生长不良,一旦染病,会很快蔓延,常造成毁灭性损失。要减少西洋参病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