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航海遇险独自流落荒岛,面临绝境时以惊人的毅力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而取得胜利的故事。这部小说于1719年初版,一问世即风靡全球且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代的读者。小说从初版到现在已出版了几百版,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出版。该书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也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爱。
依据安德列·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改写理论的观点,翻译即对原作进行改写。所谓改写即通过重写或修改使文本适合于不同的用途或情况。如此,不管译者或出版商的意图如何,所有的改写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纵,从而达到服务某特定社会的目的。在他看来翻译不是在平白如真空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并受到特定时期意识形态的操控的。
本文以翻译研究学派文化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较全面的比较分析了笛福的长篇巨著《鲁宾逊漂流记》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下的翻译过程——从译者译本的选择到语言重组,旨在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对翻译活动中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较深入的论证。除开引言及结语,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鲁宾逊漂流记》在中国文学翻译中的译介情况作了全面的和历史性的整理。第二部分详尽地阐述了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意识形态的概念及意识形态与翻译活动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鲁宾逊漂流记》两个中文译本的具体比较,即意识形态对译者译作选择的操控,译者翻译理解过程的操控及译者重组目标语的操控,试图从英汉翻译角度探讨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由此证明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有着隐形的制约作用。
通过比较分析《鲁宾逊漂流记》两中文译本,本文旨在阐明意识形态对该部作品翻译的影响及操控作用,进而得出结论:目的语社会的政治、宗教思想及文化差异等意识形态共同发挥作用,促成了翻译过程中对《鲁宾逊漂流记》的改写。本文在前人对《鲁宾逊漂流记》翻译研究的基础上,从改写理论视角探讨意识形态对该部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