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定向和框架效应对元记忆监控的影响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积极框架,大多数人会选择确定选项;面对消极框架,大多数人会选择风险选项,不同框架类型下人们具有不同的决策行为。近年来,框架效应进入到元记忆监控领域,而在不同的框架下,我们的元记忆监控也被影响着,在记得框架下个体有更高的学习判断值,在遗忘框架下个体有更低的学习判断值。只是在判断阶段,改变判断问题的一个关键词,便会影响人们对自己记忆的判断。而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人们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记忆成绩,遗忘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判断的偏差。  调节定向能够增强人们的动机,也对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策略产生影响。而且促进定向占主导的个体对积极框架的信息比较敏感,防御定向占主导的个体对消极框架的信息比较敏感。在消费和决策领域,有不少研究者发现调节定向对框架效应的调节作用。元记忆监控本质上是关于记忆的决策,那么,是否调节定向在框架对人们元记忆监控的影响中也起着调节作用呢?因此,本研究将把框架效应和调节定向结合起来,研究不同调节定向的个体在不同的框架下会对元记忆监控产生什么影响,存在怎样的差异。  为了探讨调节定向和框架效应对元记忆监测的影响。实验一采用2(调节定向:防御定向、促进定向)×2(框架类型:记得框架、遗忘框架)完全随机设计,用《调节定向问卷》(中文版)区分不同的调节定向特质,使用学习判断的PRAM范式收集被试的学习判断值,回忆成绩和绝对准确性PA值。结果发现,(1)学习判断值。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交互作用显著,在遗忘框架下,防御定向被试的学习判断值显著低于促进定向被试的学习判断值;在防御定向条件下,记得框架下被试的学习判断值显著高于遗忘框架的学习判断值。(2)回忆成绩。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主效应都不显著。(3)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主效应都不显著。  为了探讨调节定向和框架效应对元记忆控制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防御定向)×2(框架类型:记得框架、遗忘框架)×3(材料难度:低、中和高)混合实验设计。调节定向和框架效应为被试间自变量,材料难度为被试内变量,使用实验一相似的范式,测量学习选择、学习判断值、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回忆成绩。结果发现,(1)学习判断值。材料难度主效应显著,被试在低、中和高难度下的学习判断值存在显著差异。材料难度和框架类型交互作用显著,遗忘框架水平下,被试在低、中和高三种难度的学习判断值上差异显著;记得框架水平下,被试在低、中和高三种难度的学习判断值上差异显著。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交互作用显著,在促进定向水平,遗忘框架下被试的学习判断值显著高于记得框架下被试的学习判断值。(2)学习选择。材料难度主效应显著,材料难度、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三者交互作用显著,调节定向和框架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当框架类型与调节定向相匹配时,被试会选择学习更多项目;当框架类型与调节类型不匹配时,被试会选择学习更少的项目。(3)回忆成绩。材料难度主效应显著,在低、中和高难度条件下回忆成绩差异显著。低难度下的回忆成绩高于中等难度下的回忆成绩,中等难度下的回忆成绩高于高难度条件下的回忆成绩。  本研究通过探讨调节定向和框架效应对元记忆监控的影响,得出:(1)当框架类型和调节定向相匹配时,个体的学习判断值会更低,选择学习的项目会更多。(2)学习判断值更低的个体会选择学习更多的项目。
其他文献
张景明在《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从北方游牧民族工艺文化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首先专职研究人员和收藏人员比较少,研究专家更是凤毛麟角,缺少对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我省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41.83%。地方品种地区分布趋势,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最高,其
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教师、家长、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拒绝上学的儿童及青少年自我意识、家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英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英美文化的载体。犹如“舟水相济”的语言与文化在教授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难以割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国内的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大学、中学英语的新课标,外语学习的任务和要求逐渐由原先的纯外语学习向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并重的目标过渡。换而言之,工具论的语言学习已被抛弃,国内英语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均向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方向转变
小麦拔节期和扬花期施氮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调控效应。拔节期施氮对产量影响较大,扬花期施氮不仅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而且可以调节蛋白质组分。拔节期施氮量
2000年以来,针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我国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验。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升级式”的,即由四年本科学士学位教师的培养向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晋升;还有一些院校采取完善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等措施,进行学士学位教师培养的改革,以增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    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    (一)研究生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1.“4+
21世纪是以高度的知识经济为发展主流的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中明确指出:“
马铃薯是生育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粮菜兼用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及淀粉含量均不算高。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我们于1983~1985年选用早熟和中晚熟共19
已在墨西哥湾海岸盆地中提出了几个生油模式,根据大量原油特征以及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成分假设了不同的油 /油和源岩 /油的关系。该地区的源岩及与之相关原油的物理—化学变化
当今,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已朝着构建具有厚实的基础理论,宽展的技能口径,务实的职业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的人才目标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教师素养进行重新审视,可以清楚地发现,传统的教书育人已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含意,很有必要用科学发展观对职业教育素养进行再讨论。    一、科学发展观提升了教书育人的层面    学知识和学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教师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