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梳理归纳脆弱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岛地区的实际情况认为:海岛经济体脆弱性是海岛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因海岛地区在区位、资源、发展空间、生态等方面的局限性与人类活动及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海岛经济体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海岛经济体的脆弱性包含资源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四个维度。本文以庙岛群岛为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依据指标选取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包含3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庙岛群岛进行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如下:1986年至2016年间,长岛县资源脆弱性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9年脆弱性指数最大为0.1396,最低为2016年的0.5945。环境脆弱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985年脆弱性指数最高为0.0982,最低为2016年的0.112,但波动幅度异常明显,基本处于上升-下降的小循环状态。经济发展脆弱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降,脆弱性指数由0.2783降低到0.0869。社会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经济脆弱性变化趋势比较趋同,整体上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其变动趋势相对稳定。综合脆弱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脆弱性指数由1980年最高的0.8195下降到2016年的0.2671,下降趋势相对缓和,未出现较大波动;从历年综合脆弱性指数累积贡献率变化趋势来看,社会脆弱性是影响综合脆弱性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经济脆弱性,资源脆弱性紧随其后,环境脆弱性贡献率最小。同时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庙岛群岛脆弱性形成机制符合海岛地区脆弱性发生机理的一般规律,其脆弱性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拉力包括区位条件、开发空间、自然资源。外部拉力包括包括社会建设、经济规模、外部环境。最后结合长岛县发展现状和发展定位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利用循环持续,经济发展绿色高效,基建工程稳步有序”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践行绿色高效发展理念;改善能源利用现状,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具体优化措施。